等到一五计划结束,东北的除了原先的轻工业建设外,重工业有一半都在东北。
工业集中建设,当地的资源、区位、交通等等因素都是优势点,其中工人数量也是工业建设的基础。
可由于工业大量建设,后续的工人、管理人员欠缺,国家也进行资源集中,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工人、干部支援东北。
地方管理人员也有变动,赵肋下地方,一是腾出大队位置让给其他人,让裁军的一些战士进入到大队中能安排进来,不然谢家康离开大队,副队长的职位大概率是他担任。
二是地方需要他这种有工作经验,加上年轻有精力学习能力强,这点也是选上的原因之一。
这点谢一城能理解,工业建设优先,等东北建设完成发展好,工人培训完成,后续在援建全国其他地方。
后续的小三线大三线建设,全国各工业城市都前往进行支援,东北当地有大量的技术工人干部,还有工厂搬迁进入内地,也算是带动内地进行工业建设经济发展。
毕竟全国一盘棋,不然光是发展一些地方,其他地方越过越差,就不符合定下的计划。
毛熊援建的很大一部分工业,在世界视角来看属于落后的技术,有些甚至还是二战前甚至一战结束没多久的技术。
哈电厂、哈汽厂、哈锅炉厂是尔滨被援建的三大动力厂,发电设备技术用的还是20年代的技术,落后世界几十年。
一汽厂,汽车技术还是当时毛熊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购买的米国福特汽车技术,在原有汽车技术基础上建设生产的车型,等到在红国建设完成,已经要进入60年代,落后世界几十年。
还有其他的例如石化工产业等,其实在技术上来看,是落后世界技术几十年的存在。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几乎打烂的国家,原本工业就极度欠缺,技术落后也比没有强。
更何况因为社会制度以及半岛战争原因,米国为首直接封锁红国,想要引进工业也没法,来源基本被锁死,从毛熊那获得的156个工业项目,就算再落后,也比红国现在的要好,比完全没有要好。
起码等工业建成后,能培养工人工作,后续一步步进行技术学习升级,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人三代人,怎么都要追上去。
甚至卯足劲挑选其中一些比较特殊的产业进行集中技术突破,不然真被美苏两国轮番进行核讹诈了。
在谢一城看来,谢家康去总队,其实也是在给很多年轻更有能力的干部让位置。
毕竟后勤需要的是稳,大队领导工作需要的是进,还是有差别的。
路上谢一城还跟谢家康聊了聊之前他回谢家屯,在家里知道的情况,一些屯内近期的消息,也跟谢家康述说一番。
谢家康听着那叫一个津津有味,除了偶尔开口问上几句,其余时间一直在听着。
不仅仅是谢家康,跟着一起回小队的几位战士也是全程竖起耳朵,一边防备着周围一边听着谢一城讲述。
对于他们来说,谢家屯也跟自家一样,谁让谢一城时不时就拿谢家屯东西回小队,给小队提待遇的。
以前只能说过以公济私,谢一城整的是以私济公,全整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