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玉正迈着腿过来给傅岑请安,一进门就听到这句话。
原本说要找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老师,只是衡玉的笑言。现在她还真就和她祖父杠上了。
肖嬷嬷瞥见走进来的衡玉,连忙道:“国公爷,你少说两句气话。”
傅岑也瞧见衡玉了,不自在咳了咳,“我也没说错。”
衡玉快步走到她祖父面前,目光往拜帖上扫几眼,“祖父,这些都不行啊。”
“你都没看就知道不行?”
“这能给你递拜帖的,也就江南一带的官员吧。除了江南总督几人,还有多少个的官职在正三品以上的?而江南总督他们身份高,不会随便给你递拜帖,以免有御史弹劾你们结党营私。所以,我觉得这些给你递拜帖的都不太行。”
傅岑:“???”
连结党营私都懂了,他这孙女平常都在干些什么?
衡玉一叹,“果然,只能找我亲亲皇祖母和皇帝舅舅帮忙了。”
这一副嫌弃他办事不利的模样,是在挑衅他吗?
他傅岑好歹是朝堂超品国公爷,居然被自己七岁的孙女嫌弃了!
看着傅岑那郁闷憋气的模样,衡玉这才乐了。
——
帝都入了九月,天气渐渐转凉。
青山灼灼,绿水缓缓,晚风慢慢。
洛水之畔,来往的行人和客船极多。
僻静一些的角落,此时有两位老者并肩走在洛水之畔。
走在前列的,是个身穿鸦青色布衣的老者,他的鸦发里掺杂有些许白发,眼角也带着岁月的痕迹,但一身气度渊雅,整个人带着一种通透深渊的意境。
令人见之忘俗。
他淡笑道:“你不该过来给我送行。”
另一个老者穿着暗紫色锦袍,气质没有他这么出众。
听到陆钦的话,紫衣老者微微摇头叹息,“你被逼致仕,此去江南,也不知是否还有再见之期。”
说到这里,紫衣老者话音微顿。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他这好友今年刚过六十大寿,身体又不是很好,此一去……谁能说得上来会出现什么变故呢。
紫衣老者将刚刚的话补完,“他们不敢来,担心政见之争会影响仕途,我终日在翰林院里编修书籍不问朝政,仕途早就走到了尽头,没什么不敢的。”
陆钦摇头微笑,“不是他们不敢,是我不愿他们前来送行。”
紫衣老者长叹,“你啊你——”
“江南乃文教兴盛之地,你孑然一身,若是在那里待得无聊,不若进书院当个教书匠。”
“一介阁老进书院当教书匠,我想没有哪个书院会不乐意。”
陆钦有些心动,但想了想,还是轻叹一声,“罢了。”
“为何?”紫衣老者有些急了,“那些人把你逼走朝堂还不够吗?你当个教书匠教个学生,有谁敢反对。陛下一直念着你,他若是知道那些人逼你至此,定然也会生气的。”
洛水之畔的晚风有些喧嚣,陆钦宽大的袖袍翻飞,整个人有种羽化登仙之感。
他微叹口气,“和他们无关,是我自己怕把良才美玉教坏。子慎,我的思想和抱负都太过沉重超前,朝堂容不下我这种思想抱负。”
说这话时,他语气平和,没有任何的激愤与恼怒。
字子慎的翰林学士沈唯,却自心底升起一股不平和悲愤来。
三十多年前,那个在金銮殿上对答自如、意气风发的状元郎,已经被一次次的失望和贬谪诘难,打磨成如今这般光华内敛、气度温和的模样。
这朝堂!
这世道!
陆钦又一笑,宽慰好友,“现在的我有些累了,回到老家先好好休息一段时日,到时再另做打算吧。”
他抬眸眺望码头方向,“时间已不早,我该上船了,子慎你也该打道回府。”
“好,你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我知晓了,不必担忧我。”
怎么不担忧呢?
他这好友孑然一身,这一次回老家,只有两名老仆和十几箱书籍相伴,此外再无他物。
朝堂上那些政敌,一次次攻击他的政见,一次次攻击他所做下的决策,唯独无法攻击他的为人。
这是一位,连敌对者都不得不称颂人品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