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县共有四街道、九镇,十八乡。
其中最繁华的自然是位于城区的四街道,其次便是煤炭大镇窑岭镇、家具大镇东乡镇。
剩下其余各乡镇,大多无甚特殊。
不过,全县最穷最苦的地方,便是狼山乡了。
狼山,顾名思义,正儿八经的山区,据说五、六十年代,还有大量狼群出没。后来,在某年饥荒时,被县武装部带队,几百民兵带着各式步枪冲锋枪上山,剿了几回,这狼群才逐渐在山里绝了迹。
但这狼山的地名,却是一直保留了下来。
狼山乡距离县城有三十公里,有一辆中巴车来回狼山乡和县城。早上六、七点,从狼山乡出发,车程两个多小时。抵达县城后,待客上满,便返程狼山。然后狼山上客,继续往县城,每天两个来回。
除了这趟车,其余的时候,乡民们想要出山,大半都依靠的是摩托车。骑摩托比搭中巴要快上半个多小时。
彭铭川在狼山待过三年,作为他初出社会的那段日子,记忆极为深刻。
九点多的时候,彭铭川便带着两个包出现在了车站,轻车熟路地找到了那辆灰黄色的老式中巴车,看着车子前挡风前挂着的那块毛笔写的狼山二字的纸板,唏嘘了一下,便直接上了车。
买票的大姐,还是一头黄色的烫染发,画的细细的眉毛,在那圆盘脸上特别的明显。
看了一眼上车来的彭铭川,大姐大声道:“去狼山的啊!”
“嗯!狼山。”彭铭川应了一声,看了看车内,车上人还不多,但其中有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副黑框眼镜,头发里夹杂着不少白头发的中年男子,让他眼睛微微一亮。
一切果然没有任何变化,对方还是和他同一班车,那么接下来,他在狼山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步,就有机会实现了。
不过,这个时候,对方并不认识他,所以彭铭川也没有打招呼,而是自顾自地找个位置坐下。
见得彭铭川没上错车,大姐便也不再留意,继续嗑着瓜子,虽然狼山穷,但偶尔还是有些其他人去的。
陆陆续续的有一些乡民上来,过了大半个小时,等得车厢里都挤满了人,大姐这才朝着对面的小商店扯开嗓子喊了一句:“满了。”
瘦瘦条条的司机,穿着那件爆了皮的旧皮衣提着个发黄的大塑料水壶从店里走了出来,扯开车门,跳上座位,插进钥匙,启动车子。
“轰隆隆”的,中巴车冒着黑烟,如同一头老牛一般,驶出车站,朝着狼山而去。
黄头发的大姐,挤在人群里,接钱撕票,一气呵成:“买票了买票了啊......”
车子驶出城区,半个多小时后,便开始上山了,带着“吱吱呀呀”的各种杂声,摇摇晃晃地艰难爬行在山路之上。
彭铭川头靠在玻璃窗上,看着窗外摇摇晃晃的风景,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不,就这一年。
晕晕乎乎的不知道跑了多久,看到了前边一个熟悉的陡坡的时候,彭铭川心头一动,到了!
抬了抬头,定了定神,朝着前边喊道:“师傅,上坡了,稳住啊。”
他这一嗓子,把昏昏欲睡的乡民们一下吼醒了,都转过头来,瞪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