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孙大姑和何姑丈起码要在孙山身上最低投资500两。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这是一笔巨款,而他们又不是豪商巨贾,也会很吃力的。
孙山不想因为自己读书,而让身边的人生活质量下降,这不是他读书的初衷。
孙山一笔一笔地跟孙大姑和何姑丈算账:“大姑丈,大姑,谢谢你们。但我还是决定不去读了。你们两个听我说。”
顿了顿,孙山继续说:“就算你们愿意给100两,但住宿费和生活费我家也好难负担。”
住宿费10两,伙食费不设上限,其他人情交往,笔墨纸砚更多。
孙山给孙大姑和何姑丈分析孙家的收入。
孙家的田地收入虽然不用交税,但一年到头能剩下5两已经算多了。
柑橘园三兄弟和黄氏共有。就算他们不要,当做资助孙山,一年到头也就是50两。何况不可能全归大房所有,孙二叔还肯可能答应,孙三叔肯定不会应承。
孙山家种的花,除去成本,一年下来能有个80两算的上旺市年了。
孙家大房一年下来最多最多能赚120两。这还是理论上的120两,除去孙家的人情世故,看病吃药,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根本没办法剩下120两。
而孙山如果要在越华书院读书,起码要去100两,那真得挖空孙家的收入了。
孙伯民和苏氏一年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下来,结果全填到孙山的读书上。
孙伯民和苏氏甘之如饴,孙山都不乐意。
他做不到为了读书搜刮干净父母的银钱。
孙山非常坚定地说:“大姑丈,大姑,你们的好意,我一辈子铭记在心。但目前家里的情况支撑不了我读高价书。我不想因为读书,阿奶阿爹阿娘买块布料都不舍买。我不想因为读书,大姑丈和大姑你们的日子比以前差。”
孙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大姑丈,大姑,如果我是金子的,在哪里读书都会发光。如果不是金子,就算请大师给我开光,也发不了光。
大姑丈,大姑,我之所以读书。
一来是因为喜欢,二来是想家里过好日子。
我现在考上秀才了,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阿爹阿娘阿奶走在孙家村都昂首挺胸,秀才对孙家来说已经很厉害了。”
孙大姑眼眶红红地,搂着孙山,感慨地说:“我们的山子真懂事,想得真周到。”
何姑丈也非常感慨,小小年纪的山子就想得那么远,那么深。不为了目的而连累亲人。
何姑丈笑了笑说:“山子,你要不再想想,不要那么早做决定。想进一步,还是要找好的老师。束修也不是贵得离谱,我跟你大姑,还有你阿爹阿娘省省,还是能供得起的。”
孙山摇了摇头,郑重地说:“大姑丈,你的好意我心冷了。我已经做好决定了,我不会去读的。我继续考其他书院,如果考不上,我就回漳州府读书。大姑丈,莫要担心,漳州府的官学也有好老师,我在那里读也可以。”
不管怎么说,孙山是不会读高价书的,他只是从村里来,读不起就读不起,不会抄家底地读,他不想因为自己读书家里返贫。
孙山笑了笑,安慰孙大姑和何姑丈:“大姑丈,大姑,无论在哪里读书,我都会好好读,争取考上举人和进士,嘿嘿,我那么聪明,你们一定要相信我。”
孙大姑轻轻地笑了笑:“好,大姑等着,等着我们的山子考举人,考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