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昌文君两家在麒麟殿后殿参加帝君、帝后酒宴,酒宴上一家其乐融融。
为了建功立业,也为了女婿、外孙的人皇大业,昌平君出任治栗内史,为即将出征的大军负责后勤事务。
御史李斯调任治栗长史,协助昌平君。
宴会过后,昌平君离宫,回头看一眼,与站在城楼上的波旬对视,各自冷哼。
“政儿还是相信我的,只是,只能对不起了!”
他离开周国前,被他的父亲跪在宗庙前,发过大道誓言,当全力阻止大秦进攻大周。
不履行誓言,心生魔念,永坠无间。
何况,大周还给予了新补偿——帝君之位!
尝过亚君权力的滋味,帝君权柄,他很想试试。
接下来五十年里,大秦加速为战争筹备物资,昌平君为首的周系一脉臣子很卖力,屡屡得到嬴政的嘉奖。
尤其是李斯,这位韩非师弟,尽职尽责,不仅把事情做得很好,而且凡事都向昌平君汇报,与昌平君关系很快变得十分密切,几乎成为后者的心腹。
无数秦人赞叹昌平君的忠诚与才能,认为他会成为外国士子在秦国的典范。
事实上,昌平君的确也做到了这点。
作为大周帝族的嫡系血脉,一度距离周帝之位只差几千年。
加入仙秦,兢兢业业,曾经还是大秦丞相,权柄无双。
如今为了大秦一统,筹划战阵,覆灭母国,如此忠诚,非秦国的士子岂能不高声造势,为自己的将来拓宽道路。
毕竟,他们的出身,注定了与秦人士子争夺权位时会存在劣势。
如果能有榜样证明他们的忠贞不输给秦人,对他们竞争上位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昌平君等周系一派也故意推波助澜,结合非秦人的士子之心,提高自身的名望,证实自己的“忠诚”,好获取更大的权柄。
那些担忧昌平君心向母国的臣子们开口提醒,都会引来一群非秦人的外国客卿的反驳和怒骂。
在这种形势下,当出征之前,嫡长子扶苏被册封为太子时,昌平君在秦国的声望达到了最高点。
帝君只是女婿,始终隔了一层。
可太子不是啊,外孙流着一半昌平君这一脉的血。
“岳丈,看在阿房情份,寡人给你最后的机会。”
册封大典高台上,嬴政看着台下群臣,眼中扫过李斯跟前的昌平君,心里默念一句。
他都把自己的嫡长子,岳丈的亲外孙都给立为太子。
如此恩宠下,岳丈还要坚决站在大周这边,那就不能怪他无情了。
几天之后,看到手里的奏章,嬴政笑了笑,杀气盈满大殿。
国丈爷昌平君因为五十年辛苦筹划物资,证明了自己的立场,自请为南郡郡守,为大军提供后方保障。
“哈哈哈,寡人的岳父,可真是为国忠贞无二,既然如此,孤自当成全!”
南郡是秦国最南边,与大周交接的边境。
眼看着大战即将开始,南郡郡守可谓是关系前线最重要的文臣之一。
说个不好听点,如果南郡郡守叛变,在关键时候引入周军,切断了挪移大阵,都算是把前线大军反向包围了!
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自然应该交给一个对大秦无比忠心的重臣手里。
但昌平君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