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位专家的询问,现场众人不管是专家们,还是这些军方领导们,亦或者是其它随行的军官们都不由的看向吴浩,等待他的回答。
面对众人的目光,吴浩目光从容,微微一笑,环视一圈众人后,这才开口说道:“从技术可行性来讲,这套智能电子战系统具备拓展应用到多种军兵种和设备平台的潜力。
飞机作为空中作战的关键力量,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与舰艇面临的情况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独特性。
我们在研发这套系统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对系统硬件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及软件算法的优化,只需针对飞机平台的特殊需求,如空间限制、高速飞行产生的电磁干扰、动力供应特点等,进行针对性适配,理论上是能够将这套智能电子战系统集成到飞机上的。
如此一来,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就能获得强大的电磁对抗能力,干扰敌方地面雷达和防空系统,为自身及编队创造更安全的作战环境,提升作战效能。
不过,受限于飞机的机身尺寸,载重,以及发电功率,所以电子战设备的功率可能无法与舰船相提并论。
当然了,也因为飞机的机动性比较强大,切居高临下,所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点。
其次,空中平台不同,电子战设备自然也不尽相同,就比如挂载战机机腹下面的电子战吊舱,与专门用于电子战的战机或者是大型电子战飞机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听到吴浩的话,现场众多专家也都纷纷点头。确实,飞机平台与舰船平台在这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只能说各有优劣吧。
吴浩呢,在扫视一圈现场众人话后,这才继续讲道:“对于车辆而言,无论是陆军的作战车辆,还是特种作战车辆,在陆战中同样需要应对敌方的电子战威胁。
我们的智能电子战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尺寸、电力供应和作战任务需求,对部分功能模块进行精简或强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例如,重点增强对敌方地面通信、雷达制导武器信号的监测与干扰能力,为地面部队提供有效的电磁防护和进攻手段,帮助其突破敌方电子防线,顺利推进作战行动。”
讲到这里,吴浩缓和语气说道:“当然了,陆战装备也是一样的,也会受限于平台所以在性能上面有所取舍,具体还是要看实际情况和需求而定。”
说完,吴浩调转语气,然后继续讲道:“而卫星所处的太空环境,虽然电磁环境相对纯净,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比如敌方的反卫星电子攻击。
我们的智能电子战系统若要应用于卫星,需要在抗辐射、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深度优化。
通过采用特殊的抗辐射材料和电路设计,确保系统在太空辐射环境下稳定运行。
同时,优化算法,使其能够在有限的能源供应下,高效地监测和应对敌方针对卫星的电磁干扰与攻击,保障卫星通信、侦察等关键功能的正常运行,维护我国太空资产的安全。”
说到这,吴浩转换语气说道:“当然,这些应用拓展目前部分已经在进行技术验证,有些还处于理论研究与规划阶段,但我们团队有信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这套智能电子战系统能在更多平台上发挥关键作用,为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