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神色专注,抬手指向智能声呐系统的核心处理模块,有条不紊地解释起来:“您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处。
这套智能声呐系统的运行,离不开数据库与大模型的深度支撑。
首先,在侦测水下目标方位方面,声呐设备会向水中发射特定频率的声波,这些声波在遇到物体后会产生反射,反射波被声呐接收。
系统通过精确测量声波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结合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就能精准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同时,利用多组接收装置之间的相位差,确定目标的角度,从而得出目标的具体方位。”
“而在目标身份识别上,数据库和大模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前期收集了海量的声呐信号数据,涵盖了各类已知的敌方潜艇、水面舰艇,以及不同海域常见的水下礁石、暗涌等自然物体所产生的声呐回波特征,将其构建成庞大且精细的数据库。
这方面还是要多感谢海军方面的无私支持,是他们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声呐数据资料,为我们这套系统的研发成功起到了巨大作用。”
说着,吴浩冲着海军方面的领导感谢了一下,然后接着讲道:“智能声呐系统在接收到实时声呐回波后,会迅速提取信号特征,并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这一过程借助深度学习大模型来实现,大模型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能够准确捕捉到不同目标声呐信号的独特模式。
比如说,敌方潜艇的声呐回波可能具有特定的频率调制特征和周期性脉冲,水面舰艇则因其动力系统、船体结构等因素,产生不同的回波特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模型能够精准识别这些细微差异,进而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目标身份,为舰艇的决策与行动提供可靠依据。”
听完吴浩的详细阐述,海军方面的领导们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专家们则围聚在智能声呐系统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位资深声学专家忍不住伸出手轻轻触摸着设备,感慨道:“如此精密的设计,将传统声呐原理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完美融合,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有了这样强大的数据库和大模型支撑,声呐的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海军方面的军官们交头接耳,讨论着这套系统在实战中的应用。
一位海军军官激动地说:“这套智能声呐系统放到舰船上面太大材小用了,如果能够放到潜艇上面,绝对能够成为我们克敌制胜的杀手锏,让我们能够在战场上能更及时、准确地掌握敌方动态,作战计划的制定也将更加科学高效,从而百战不殆。”
“是啊,最关键的还是精准度和时间,这是传统声呐系统和声呐兵们无法达到的。智能声呐系统能够在几毫秒,几秒内就能够追踪,锁定识别水下目标的身份,而传统的声呐系统和声纳兵们,可能还没有聆听清楚,或者说聆听到了,正在思索比对呢。
战场上先敌一秒就是胜利,这太重要了。”一位海军的领导看着这套智能声呐系统,不由的感慨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