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第64章 史书,史笔,玉玺的意义

第64章 史书,史笔,玉玺的意义(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蛊真人仙逆我的极品老婆官道桃花缘赘婿神皇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全职法师杨洛苏轻眉诡秘之主温柔潮汐[先婚后爱]

“可如今大明立国不过五年光景,这玉玺便好似长了腿一样到了大明的手里!”

“这样一来,不光是天子高兴,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内心也踏实。此事是好事,百官要表现的态度一致一些。”

“即便是面对史笔如铁,也会说洪武朝的官员辅佐的皇帝是真龙天子。”

胡惟庸听着李善长的话,点头道:“学生受教了。”

沉默了一会,李善长睁开眼睛。

“徐达卸任中书省左丞相,右丞相的位置就空缺了,如今朝中都在议论,谁会上任右丞相的位置。”

“按照如今朝中的局势看来,陛下心里头是想要选刘基的。”

这番话让胡惟庸有些不甘心。

胡惟庸艰难的抬眼,便看到自己恩师那笑意盈盈的目光。

“恩师……,这是……。”

李善长抚须,收回眼光,缓缓道:“前几日陛下询问过我,认为谁作为这个右丞相好,我举荐了刘基。”

胡惟庸有些不理解。

他不明白为什么李善长要举荐刘伯温。

李善长斜了一眼:“不揣摩陛下的心思是好事,但是行事还是要考虑到陛下的性子。”

“陛下最厌恶的,就是结党营私。”

举贤避亲这是老朱明面上交代过的事情,朱元璋最不喜欢的就是结党营私的人,搞朝中小团体的人。

所以李善长举荐了刘伯温。

而这种情况下,由李善长这个即将升任左丞的人举荐的官员,必然会让老朱怀疑!

“多谢,多谢恩师啊。”胡惟庸明白过来,长拜而下。

李善长点了点头。

“陛下要打压淮西的武将,必然就要提拔淮西的文官。”

“一张一合,方能平息淮西方面的压力。有咱们这些老伙计在朝中撑着,武将方面的反抗才不会过于巨大。”

“这段时间你将尚书省那些陈年旧案,烂事,都翻出来查一查。”

“做点功绩,陛下看得上。”

一路闲话,到了奉天殿,便看到许多官员已经到了。

大明的文武分列并不明白,武将和文官拉家常是常事,还可以看到三五个武将叉着腰站在文官堆里吆五喝六的数落人。

不多时,大殿中门大开,百官自觉的按照自己的位置排列开来。

“上朝!”

王景弘高呼一声。

上朝的内容无非老朱宣召百官,自己得到了传国玉玺。

此事无需再表。

朱棡回了京城,第一件事就是去观稼殿之中摘了满满一大筐子的菜。

随后带着回到乾清宫,开始张罗吃食。

说到吃,那朱棡可是有话说了,行军接近半年,基本上就没吃过一顿舒坦的,都是嚼干粮饼,吃着烤肉喝着泉水。

虽然听起来不错,可干粮难以下咽,烤肉腥味巨大,半生半熟,有时候还会被楚老二烤焦,根本吃不下去。

看到面前的菜肴,朱棡是由衷感叹,等去了太原,自己得多搞几个大棚种菜。

乾清宫的小灶房,晋王朱棡亲自上手,开始对着一条两斤多的大鲤鱼动起刀来。

而在乾清宫的门口,刚刚被太子妃常氏牵着手带进来的徐妙云则是看到了一个系着围裙,正在做菜的男子。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大奸臣当道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