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是非常熟练地给苻坚安排上了一波预判。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建康,东晋皇宫。
“完了完了,益州和梁州完了呀,这可怎么办?”
中书令王坦之急得顾不得仪态,在大殿中团团转。
在场群臣也都表情失色,极为惶恐。
益州丢失,下一个就是荆州。
荆州再丢失,下一个就是东晋都城建康!
西晋当年就是这么灭掉东吴的。
没想到在东吴灭亡百年后,司马氏后人建立的东晋竟然也要步东吴后尘?
众人下意识将目光看向谢安。
谢安表情很平静,甚至还有空喝了一口茶。
“王大人,诸位大人,还请稍安勿躁。”
“益州本来就是当年桓温大人的意外之喜,丢了也就丢了嘛。”
蜀地原本是成汉政权。
桓温出镇荆州,为了争权,在没有东晋朝廷旨意批准的情况下冒险进攻成汉,用一年时间将其灭亡。
满打满算,益州归属东晋也就二十年左右,再往前都和东晋没啥关系。
众人按照这个逻辑一想,确实也就没那么着急了。
但不包括王坦之。
王坦之一跺脚,急声道:
“我的谢大人,你倒是说得轻松,接下来秦军若是南下怎么办?”
谢安哈哈一笑,将茶杯中的茶汤一饮而尽。
“我详细研究过王猛。”
“只要王猛还是秦国丞相一天,秦军就绝对不会大举南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提是我们别再出现桓温大人突然病故这种破绽了。”
听着谢安自信满满的话,众人的心情不知不觉变得安定下来。
谢安随即又道:
“对了,眼下国家面临危机,我认为应该要尽可能地提拔新的人才。”
“那些大晋开国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而中落的世家,朝廷都要对其进行考察,选拔其中有为之士进入朝廷中来做官。”
王坦之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这不好吧?”
铁打的朝廷,流水的世家。
东晋几十年,已经先后有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三大世家以权臣之姿秉政。
在此期间,被打压下去的各种世家数不胜数。
最有名的“王与马共天下”(王敦、王导、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现在也只不过是东晋的二三流家族。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反对。
“此事不妥!”
“朝廷当年给他们定罪铁证如山,怎么能翻案呢?”
东晋的蛋糕就这么大,官位就这么多。
新的世家们好不容易才把老世家弄下去,现在谢安一句话又要把老世家扶持起来,大家怎么可能同意?
随着气氛逐渐变得激烈,开始有人指责谢安。
“谢大人,你难道忘了谢家是怎么起来的吗?”
“做人不能忘本,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大宋世界中,赵匡胤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出了声。
“哈哈哈,这些个世家子弟,简直就是鼠目寸光,蠢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