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没有任何害怕,反而笑呵呵地对着身旁的诸多部下们开口道:
“慕容垂小儿之前在北边可是偌大的名声,但碰到本官,也该到他的死期了!”
接连击败了慕容忠和慕容厉之后,桓温已经根本不把前燕的任何将领放在眼里。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乐观。
下属郗超开口献计道:
“大人,慕容垂短时间内难以集结足够兵马,咱们不妨趁这个机会大军直扑燕国京师邺城,将其猛攻而下!”
桓温闻言顿时皱眉,过了片刻后才道:
“换个计策。”
这计策和当年第一次北伐时猛攻长安有什么区别?
当年桓温不会豁出去打长安,今天的桓温自然更不会豁出去打邺城。
再说了,就慕容垂这小垃圾,桓温干嘛要豁出去赌命呢?
郗超见状,又道:
“那还请大人派兵坚守这钜野的三百里河道,确保咱们的后勤补给。”
“否则,就会重蹈之前进攻关中粮草耗尽的覆辙了。”
桓温闻言,心中不由好笑。
“郗超啊,你的眼光太短浅了。”
“打仗打的可不是军事,而是政治!”
郗超愣了一下,道:
“政治?还请主公赐教。”
桓温刚想说,但话到嘴边又连连摇头。
“不不不,这可是我成为大晋大司马的奥秘,怎么能告诉你呢?”
“要说,也得说给我的兄弟和儿子们嘛。”
郗超:“……”
【郗超献的两计,最终全部被桓温弃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贞观世界中,太子李治明显有些疑惑,对李世民开口。
“父皇,桓温这是在做什么?”
“战又不战,后路也不注意守。”
“儿臣虽然没有指挥过战争,但也能看出来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
李世民哈哈一笑,指着金幕上的桓温道:
“这家伙怎么说呢?”
“第一,不舍得付出太多伤亡,想要尽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认为前燕必然内讧!”
李治呃了一声,道:
“第一条儿臣完全明白,但这第二条……”
李世民笑道:
“第二条的意思就是,桓温觉得太傅慕容评和吴王慕容垂两人必然不和。”
“只要这两个不和,那前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集中力量来和桓温对抗。”
“桓温是觉得他只需要摆出主动进攻的态势,就能激化和引爆前燕内部矛盾,爆发内讧。”
“届时,桓温就能轻轻松松招降燕国各处官员、将领,兵不血刃地吞并燕国了。”
李治听得呆滞住了,过了好一会才道:
“儿臣觉得桓温这想法也太天真了吧?”
“对方京师都没有攻克,怎么就奢望敌人会自行崩溃呢?”
李世民嗯了一声,淡淡道:
“虽然很奇怪,但历史上的桓温的确就是这么一个天真的人。”
“都不需要看这一次北伐,只需要看看他第一次北伐前秦就知道了。”
“为善啊,好好看桓温的表演,并引以为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