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血脉认同的国家是无法成长的。
从炎帝、黄帝时代开始,华夏就在不断地吸收周围部落加入。
周武王分封八百诸侯,齐国姜太公教化东夷,晋国晋文公吞并山戎,秦国秦穆公独霸西戎,楚国楚庄王威震南蛮。
秦始皇南征百越,诸葛亮七擒孟获。
大明改土归流,大清满蒙一体。
这一个个事件,代表着华夏文明的范围不断扩张,不断地同化着一个又一个民族。
无论多少个民族,都是华夏文明大家庭的一员。
这就是“天下大同”。
这种概念超脱了民族,甚至超脱了国家,让华夏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高的山,最长的河!
耶律德光不懂这一点。
他以为打败了后晋,有了十几万辽国大军压阵,自己就能轻而易举地坐稳皇位。
但他并不知道,华夏的后裔们并非草原上那些看到强者就臣服的牧民。
一个没有正统,没有道义,没有政治制度,没有文明礼仪的皇帝,是不可能在中原坐稳脚跟的!
【太原,太原王府。】
刘知远听着部下们的汇报,脸上逐渐露出笑容。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耶律德光那家伙根本不可能占据中原。”
“各位,机会来了!”
几天后,刘知远在群臣的簇拥下,于太原城内正式称帝。
作为一个拥有足够政治智慧的人,刘知远并未选择继承沙陀人的后唐,或者是石敬瑭的后晋。
他将国号定为——汉!
为什么是汉?
因为胡人夷狄皇帝耶律德光正在中原肆虐!
“汉”这个国号,将会让所有汉人下意识地聚集在刘知远的身边,为了驱逐辽人而奋战!
【刘知远建立的这个政权,史称“后汉”。】
【后汉政权的建立,立刻让中原、河北各地反抗辽国统治的行动进入了新的高潮。】
开封皇宫之中,耶律德光接到了各地传来的急报。
“陛下,澶州反贼王琼攻入州城,耶律郎五大人被叛军围困,请求支援!”
“陛下,宋州被叛军攻破,博州、密州也被攻破!”
“陛下,关中那些晋国降将们都起兵造反了。”
“陛下,相州梁晖也起兵造反了!”
耶律德光想要维持辽国对后晋旧地的统治,那就必须要派出契丹官员、将军分别驻扎各地。
这样的驻扎,必然会侵犯原先后晋那些节度使、刺史们的利益。
这些节度使、刺史们原先害怕被耶律德光大军武力打击,暂时选择观望。
在刘知远这么一位强悍的带头大哥出现后,节度使、刺史们不再犹豫,纷纷起兵反抗辽国。
这些节度使、刺史们的反抗,彻底断绝了耶律德光心中的最后希望。
对此刻的辽国来说,整个中原都是敌人。
耶律德光晚上睡在开封城的皇宫中,都害怕半夜会被汉人兵马突然杀进来弄死!
这样的情况,还如何能维持统治呢?
无奈之下,耶律德光只能召集群臣。
“大辽的根基毕竟是在北方,中原并非朕久居之地。”
“朕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还驾幽州,再做定论!”
说是“还驾”,实则逃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