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没了陈玉成,万事好说!”
诸多湘军将领闻言,也都露出笑容。
在大清这边君臣心中,太平天国最难对付的无疑就是石达开,其次便是陈玉成和李秀成。
如今李秀成还在安徽北部作战,陈玉成也撤离江西战场。
九江无忧矣!
镜头一转,到了刚刚渡江北上的陈玉成大营中。
陈玉成刚刚安排完各军事宜,就收到了一封加急信。
“李秀成兄弟?”看到信上的署名,陈玉成不由疑惑,嘀咕了一句。
“这家伙居然有事找我?”
两天前,桐城。
李秀成站立于城墙之上,注视着城外重重叠叠的清军大营,脸色颇为凝重。
【随着天京事变的爆发,清军在各处战场上陆续发起反攻。】
【清军安徽巡抚福济、提督秦定三、总兵郑魁士集结六万余人围攻桐城,意图进一步南下进攻安庆。】
【由于石达开出走,陈玉成前往九江,洪秀全手中只剩下李秀成一支可用之兵,便命其急速前往桐城救援。】
李秀成年轻的脸庞上闪过一丝战意,沉声道:
“立刻集结兵马,随我出城击破贼军,绝对不能让其扎营成功!”
桐城大门打开,李秀成指挥三千太平军冲出城门,对着清军营地杀去。
数倍于太平军的清军从四面八方杀出来,双方激战在一起。
李秀成如今已经是太平天国排名至少前三的宿将,他麾下的兵马自然无比骁勇。
在同等数量下,清军往往只能支撑片刻时间,就被杀得败退。
但打着打着,李秀成就发现了不对劲。
清军的数量太多了!
除了背后南面的桐城,其他三面都是敌军。
无论李秀成指挥麾下兵马击溃其中任何一路,其他两路清军都会立刻冲上来进行包抄,让李秀成无法继续追击扩大战果。
稍微拖延一段时间,新的敌人又重整旗鼓而来,让李秀成继续陷入三面重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激战半天后,李秀成不得不率领麾下兵马撤回桐城之中。
再度清点了一番城中兵马后,得到的数字让李秀成心惊。
“将军,城中可战之兵已经只剩下三千二百人了!”
李秀成下意识地问道:
“城外的贼军数量多少?”
“回将军的话,至少在六万以上,以绿营兵为主!”
这个回答让李秀成如坠冰窟。
绿营兵的确是垃圾不假,但李秀成麾下就三千兵马,这一比二十的战斗,压根没法打!
李秀成深吸一口气,急速回到房间之中,写下求救信。
镜头一转,陈玉成伸手打开了这封信,看到了上面异常简短的内容。
“清妖百营围城,粮道尽断,玉成兄速援!”
陈玉成呃了一声,捏住下巴,陷入沉默。
按照之前的想法,知道水战打不过湘军的陈玉成是打算绕到湖北东部,抵达九江对岸的小池口。
在小池口处,还有一支太平军驻扎,和九江城隔着长江对望。
只要能抵达小池口,陈玉成就可以尝试冒险强渡长江,和城内林启荣一起来个里应外合,对包围九江的湘军李续宾部进行突袭!
可现在,李秀成的求援却来了。
究竟是先去救东北方向困守桐城的李秀成,还是按照原计划继续前往西南方向的小池口?
陈玉成陷入了两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