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朱元璋大惊,转头怒斥道:“老四你个败家子,如此耗费人力物力的东西,你编撰它干什么?”
“你永乐朝不过了是吧?”
“这你可就说错了。”张云道:“先不说永乐朝一年的税收你是洪武朝的四倍有余,就说郑和下西洋,一次带回来的金银珠宝都够你洪武朝两年的税收了,你觉得你有老爷子这个实力吗?”
“四...四倍!那岂不是至少八千万两!”朱元璋顿时瞪大了双眼。
就算是洪武朝最好的一年,税后也不过才三千万两!
而永乐朝竟然有着将近八千万两的税收,这是多么庞大的差距!
就是朱元璋都对老朱棣有些嫉妒起来,如果论功来讲,他除了驱除虎掳,恢复中华,以及将汉人迁徙至南北方汉化异族,好像别的都比不上自己儿子的功绩。
光是一个万国来朝他就感觉望尘莫及。
“哼!”没办法,朱元璋冷哼一声愤愤不平道:“咱一定要尽快造船出征倭国!”
“造船?”老朱棣眼神一亮,“爹,这造船我倒是有一些想法。”
“什么想法?”朱元璋疑惑道。
“爹,在永乐朝时,工部的工匠无意中发明了一种烧开水的方法,将木炭亦或者是别的可燃物燃烧开,水开后会形成水蒸气,而水蒸气可以当作一种动能推动船只航向。”
“你说什么?!”还没等众人开口,张云忽地坐起身子,满脸不可置信的望着老朱棣,惊呼道:“蒸汽机!”
“怎么可能!你们怎么可能造出蒸汽机的?!”
“蒸汽机?”老朱棣微微蹙眉道:“这个名字倒是不错,不过我们确实造了出来,否则我老头子为何要让郑和下西洋。”
“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若是单靠船桨根本实现不了。”
听到这话,张云神情剧震。
是啊!若是没有蒸汽机作为动力来源,如此庞大的船只,如何下得了西洋?
只是...为何蒸汽机后面在国外传过来的?
难道......
张云怔怔的询问道:“老爷子,你是否将这种技术编撰进了永乐大典?”
“你怎么知道?这种神奇的技术,我老头子自然会将其编撰进永乐大典供后世学习。”
“没错了,那就对的上了!”张云喃喃道。
“什么对的上了了?你小子打什么哑语呢?”朱元璋不禁皱起了眉头。
张云没有回答他,而是陷入了沉思。
在历史上永乐大典的多处典籍被盗取,而西方的科技突然就开始大爆发。
难不成......
他们那些白皮佬突然科技大爆发,其实是从永乐大典上学的!
对上了,这就对上了!
该死的建奴!
若非如此,我华夏怎会遭遇如此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