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张云冷笑道:“诸位大人难不成认为如今的大明是盛世?亦或者诸位认为大明的太平,是靠着你们这些读书人读书读出来的?”
“我大明的太平是无数工人百姓,一点一滴的挤出粮食、武器,我大明的太平是靠着边疆的战士以及我大明数百万的大军!”
“你们现在喝的每一口水,吃的每一口饭,穿的每一件衣裳,都是建立在这些百万大军的基础上。”
“是他们日日夜夜的镇守四方宵小换来的。”
“诸位大人读圣贤书的时候可曾记得他们?”
“诸位大人是否走出应天去大明的各地走走,去看看那些百姓为了一口吃的如何卖儿卖女,去看看百姓在寒冬腊月是如何衣不蔽体,去看看城墙外遍地的流民乞丐,去看看边塞外的累累尸骸。”
“这当真是大人认为的盛世吗?我看这是宋大人你的盛世吧?”
“麻烦问问宋大人,你今天早晨吃了什么?那你知道百姓今天早上吃了什么吗?”
“够了!”朱元璋挥手打断,厉声道:“就按照张云的办法张贴告示。”
“广纳天下忠才!”
“陛下!陛下不可啊!”宋濂扑通一声跪地,身后的文臣也都齐齐下跪,“自古士农工商不可逾越,陛下不可朝令夕改不尊祖制啊!”
“放屁!”朱元璋怒喝道:“咱是大明的开国皇帝,咱说的话就是祖制!”
“都给咱住口!”
说完,他转头朝着朱标说,“标儿,你上次说的大明日报如今怎么样了?”
“大明报社即将完工,孩儿现在正在广招...呃,狗仔队,相信很快便可以步入正轨。”
“此事你看着办就行,咱相信你。”说完,朱元璋无视地下的众人,起身离开。
“哼!”张云不屑的瞥了一眼宋濂等人,抱着膀子站在一旁。
朱标无奈的叹了口气,“诸位大人请先离去吧,稍后父皇会与诸位商讨具体的讨伐倭国计划。”
“哼!”宋濂等文人冷冷的瞪了张云一眼,拂袖而去。
待众人走后,朱标起身给张云倒了一杯水,“坐。”
张云也没有客气,在旁边搬了个小马扎坐了下来。
“你不该如此冒进的,虽然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在场皆是大臣,你今日的言论肯会令其心生恨意。”朱标轻声说。
张云无所谓的摆摆手,“都是一些酸儒生罢了,能够掀起什么风浪,无非就是号召天下文人对我口诛笔伐,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泰然处之,岿然不动。”
“只要我站立在百姓中,对方一切手段都不过尔尔,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殿下不会不明白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朱标口中喃喃的念着,随后有些无奈道,“你这家伙才气不俗,但是怎么如此剧恨读书人呢......”
“殿下这句话说错了。”张云摇了摇头,“我可没有剧恨读书人,相反我甚至推崇读书人,我剧恨的是这些吃着碗里的饭,反过来骂制造饭碗的人,以及做出饭的人的这种读书人。”
“口口声声天下百姓,但是这些人做出了什么功绩吗?打天下的是无数士兵和武将,守天下的亦是他们,轮得到他们在这里指指点点,且思维固化不懂变通。”
说到这里,张云严肃道:“殿下,你是太子,亦是未来的皇帝,万不可被这帮酸儒生洗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