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手腕还是高明啊!”朱棣惊叹地说道。
旁边的朱瞻基也是听得一个劲地点头,他一直以为自己老爹是一个憨厚淳朴的人,没想到自己老爹竟然这么有心机。
他算是看错了。
“咳咳...”张云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再说说瞻基的宣德朝。”
“胖胖病逝后,同年瞻基回到北平继位。”
“你这位好圣孙可是被称为六边形战神,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带兵打仗,亦或者琴棋书画吃喝玩乐,那都是无比的精通,没有任何的短板。”
听到这话,朱棣瞪了朱瞻基一眼,“不务正业!”
“嘿嘿......”朱瞻基尴尬一笑。
张云则是说道:“你也不能这么说,毕竟都是人,谁还没有个七情六欲呢?”
“你的孙子瞻基继位后,快速地平定了你次子朱高煦的又一次造反,依旧是不费一兵一卒,消除了内部最大的军事威胁,并且彻底终结了藩王之祸。”
“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继续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内阁大臣。”
“将巡抚制度化,派遣中央大员定期巡视地方,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他本人勤于政事,体察民情,对宦官的控制也是比较严格。”
“并且继续推行减免赋税、安置流民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使得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国库充盈。”
“而这时,草原的兀良哈再次侵扰边境。”
“后来怎么样了?”朱棣满脸紧张地询问,旁边的朱瞻基和杨士奇同样满脸紧张地望着张云。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们的手指都开始有些颤抖,这是激动了的。
张云笑了笑说道:“瞻基可是你亲自带出来的,你还不相信吗?”
“那自然是胜了,并且胜得非常的漂亮,他可是跟你这个永乐大帝一样,都是御驾亲征。”
“嘿嘿嘿......”朱瞻基一个劲地傻笑,脸都要笑歪了。
狠狠地握了握拳头,表示内心的兴奋。
朱棣也是欣慰地笑了,他朱棣的种,又怎么可能差的了?
张云则是继续道:“在三扬的辅政,以及瞻基的共同努力下,使得大明的国力、经济、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们父子二人一个仁一个宣,共同缔造了一个盛世,仁宣之治。”
“砰!”
朱棣激动地一拳砸在床板上,大吼一声。
“好!”
“好啊!哈哈哈哈......”
旁边的朱瞻基和杨士奇更是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尤其是杨士奇,这么说来他杨士奇岂不是千古留名了?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啊!仁宣之治啊!
哈哈哈......
“不错!”朱棣认可地点了点头,“大孙,你很不错!”
“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我老头子可就安心了。”
“唉,哈哈哈......”
张云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他们,因为现在嘻嘻完,等会就不嘻嘻了......
还是先让他们高兴一会吧。
过了好一会,三人才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齐齐地看向张云。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