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觉得木炭之事应该尽快,若百姓饥寒交错,民不聊生,恐生祸端啊!”
礼部尚书崔闲率先站了出来。
这件事情之前已经商议过。
不过李玄一直在拖。
如今百官一同施压,李玄也到了该抉择的时候了。
工部尚书卢远淮也附和道:“陛下,往年严冬还历历在目,特别是北地州县,冻毙者数不胜数,若朝廷不施以援手,百姓定会怨声载道,与江山社稷有害啊!”
“臣等早已商讨出了应对之法,只等陛下点头即可。”上官无极说着,双手呈上一份折子。
高士林见状,连忙快步来到上官无极面前,将折子拿给李玄。
李玄接过之后打开,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就将折子丢在御案之上。
上官无极见状,也没有意外,继续拱手道:“陛下,木炭乃是百姓冬日活命之物,臣等都觉得陛下当以天下苍生为重,以朝廷出面采购木炭,再运输至各州县衙门,由当地官吏主持分发,如此不仅能够解决百姓燃眉之急,还能彰显陛下之仁德!”
大家都知道,李玄想要塑造一个仁德贤明的皇帝。
那么这些事情他就算不想做,也不得不做。
“陛下,此事刻不容缓啊!”
“不要让去年的悲剧,再次重演啊!”
诸公痛心疾首。
一个个大义凛然地劝谏。
只要他们占据家国大义。
就容不得李玄不同意。
毕竟李玄本就得位不正,如果他否决此事,他好不容易变好的名声,绝对会毁于一旦。
“诸公如此忧国忧民,朕心甚慰。”李玄深吸口气,他语气平淡,看不出丝毫喜怒。
众人的劝谏这才停住。
顿了顿,李玄看向上官无极。
“上官大人提议为国为民,按理来说朕应该同意,可诸公有没有想过,如今已经在兴修水利,数十万民夫工钱,无聊支出,北方又与突厥有战事,若此时再采购木炭,哪来这么多银子采买?”
谁都知道木炭能够帮助百姓过冬,为国为民的话谁都能说。
可如今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钱来采购。
苏言那里和他的内帑倒是有钱,但那是他为战事而留的底线。
自然不能这般轻易动用。
更何况,若什么都要用到淘宝商行赚的钱,他养这么大群官员是干什么吃的?
上官无极与薛舜德二人对视一眼。
薛舜德会意之后,站了出来:“陛下所言,确是实情,臣与诸公也考虑到了,大家商议后,想到一策。”
“说。”李玄点了点头。
“兴修水利之时,发动募捐的效果非常好,如今咱们也可以召集各地乡绅与商贾募捐,臣等相信大家定会慷慨解囊,共襄善举!”薛舜德道。
“臣附议!臣愿意捐献出半年俸禄,以为表率!”
“臣也附议!愿捐俸禄!”
众人纷纷附和。
李玄见状,嘴角扬起一抹讥讽地笑意。
俸禄?
这些人就算捞钱,也捞得这般冠冕堂皇。
他们这点俸禄,与后面的收益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之前兴修水利募捐之所以能够成功。
是因为苏言提议的那贡献碑。
当时百官见无法阻拦国策,也知道兴修水利是功在千秋之事,朝堂背后的士族为了自家名声,自然愿意出血买个千古留名。
可是给百姓施舍木炭,很明显是士族想要从中牟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