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仪这两天心神不宁、连正常工作都频频出错。
反观始作俑者林向东,他的生活完全没有影响。
他并未像寻常年轻人初涉情场那般,因一次大胆的表白而心潮澎湃,或是急切地等待回应。
那晚海边发生的一切,于他而言,仅仅只是日程表上的一项既定任务,完成后便归档封存,无需再投入多余的情绪。
他的日常照旧,节奏甚至比以往更加紧凑、清晰。
新生活计划的蓝图在会议室的白板上一次次被细化。
各个模块的负责人轮番进来汇报进度,他听着,时而点头,时而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决策果断。
东升商圈的扩张步伐稳健,与几家潜在合作方的谈判在同步推进。
林向东审阅着李婧送来的合同草案,条款抠得极细,商业逻辑清晰得可怕,他的脑子里仿佛装着一台精密的运算机器,没有任何杂念干扰其运行。
甚至,连瑞东便利店在大学城策划的“校园文化节”赞助活动,他也亲自参与了最后的方案敲定。
在听取陈晓杰和高彬略显兴奋的汇报时,他还提出了几个问题。
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直指核心。
投入产出比、品牌曝光度、后续用户转化率。
他精准地掌控着每一个项目的脉搏,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在商海的波涛中,稳稳驾驭着东升这艘逐渐成型的大船,方向明确,心无旁骛。
偶尔,在休息间隙时,他或许会想起杨淑仪。
但那种“想起”,更像是一种对布局成果的冷静评估。
估算着那枚“情种”在她心里发芽的程度,推演着她下一步可能的反应,以及自己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布局”。
他的内心,没有涟漪,只有棋盘落子般的算计和耐心。
仿佛那个在月光海边,用低沉嗓音说着“喜欢”和“等待”的男人,与此刻这个在商业世界里冷静运筹的林总,是完全割裂的两个人。
他精准地搅乱了一池春水,然后,从容地抽身而出,留她一人在情感的漩涡中挣扎沉浮。
而他自己,则继续稳步走向他既定的、更大的目标。
……
海滩表白后的第三天,下午临近下班时分。
林向东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份文件,看了眼窗外渐沉的夕阳。
算算时间,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三天,既不会显得他过于急切,给足了她辗转反侧、反复回味的时间,又不至于让她在长时间的冷却后,开始用过于清醒的理智去质疑和退缩。
他拿起手机,找到了杨淑仪的号码,没有犹豫,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那边传来杨淑仪有些迟疑,甚至带着一丝紧张的声音:“……喂?”
“淑怡,是我,林向东。”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平和,沉稳,听不出任何波澜,仿佛只是朋友间寻常的问候。
“……林总。”杨淑仪的声音明显顿了一下,似乎在努力平复骤然加速的心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