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似乎能穿透林向东平静的外表,察觉到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他并没有因林向东的迟疑而不悦,反而更加欣赏这种不符合年龄的沉稳。
他微微一笑,主动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林总,我明白你的顾虑。”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边缘,
“我这一亿,是单纯的财务投资。我看重的是你这个人和瑞东便利店这个项目的潜力。我可以在此承诺,入股后,我不会干预瑞东便利店的任何日常经营和战略决策。你依旧是绝对的核心,拥有完全的自主权。”
这番话,直接针对了林向东关于控制权和独立性的担忧,试图卸下他最大的心理防备。
紧接着,萧望开始阐述他如此看好瑞东的逻辑,语气变得更具说服力:“不瞒你说,类似‘校园便利店’、‘社区服务’的概念,我之前也接触过几个。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做得不温不火,要么模式太重无法复制,要么服务流于表面,无法形成真正的用户粘性。”
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对瑞东模式的肯定:“但你们不一样。你们的数据模型非常健康,单店盈利能力和用户复购率远超同行。更重要的是,你们在高校这个特殊场景里,找到了一套可标准化、可快速复制的运营体系。这才是最值钱的地方。”
萧望身体微微前倾,描绘着他所看到的蓝图:
“我相信,只要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瑞东便利店完全有能力走出云海大学城,在云海市的其他高校,乃至江南省的各大高校迅速复制、粘贴,甚至未来走向全国,形成一个强大的校园商业网络。这其中的规模效应和品牌价值,不可估量。”
最后,他点出了一个林向东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语气恳切:
“林总,我知道你通过东升商圈和新生活计划,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是,想要把事业真正做大做强,实现你心中的蓝图,你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强大的现金流支持。
一步慢,可能步步慢。市场不会等你慢慢积累。这一亿资金,可以让你立刻把油门踩到底,抢在所有潜在竞争对手反应过来之前,建立起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萧望的这番话,逻辑清晰,前景诱人,并且直击要害。他不仅给出了不干预的承诺,还从市场角度论证了投资的合理性,更指出了林向东快速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瓶颈。
然而,林向东听完这番极具煽动性的阐述后,内心的警惕并未完全消除。
萧望越是说得合情合理,他越是觉得这笔钱“烫手”。
对方描绘的越是美好,他越担心这美好愿景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张利民那层关系的觊觎。
他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去核实萧望的真实意图,需要时间去和张利民、王瑞他们坦诚沟通,更需要时间去思考,如何能在接受资本助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与张利民之间那份纯粹的关系不被污染。
于是,林向东再次抬起头,目光依旧坦诚,但拒绝的姿态也更加清晰:
“萧总,您的话让我对瑞东的未来更有信心了,也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和承诺。但是,正因为它如此重要,甚至可能改变我们既定的发展节奏,我更需要谨慎对待。请给我一些时间,我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也需要和我的合伙人们深入探讨。”
他没有找任何敷衍的借口,直接表达了需要时间考虑的核心诉求。
萧望凝视了他几秒钟,似乎想从他眼中读出更多东西。
最终,他缓缓靠回椅背,脸上依旧带着那抹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
“好。慎重是应该的。我等你消息。”
他不再多言,重新提壶斟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