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微微皱眉。
林向东在他的帮助下,顺利推动了东升商业圈的项目。
于公于私,杨升都从中获益。
只是,林向东发展的速度,有些过快了。
东升商圈项目才刚开展,新生活计划又开始运作了。
都是动辄九位数,十位数的项目。
这不得不让杨升担心。
因为发展过快,有时候并不是好事。
万一林向东卷钱跑路了。
留下一摊子烂账。
杨升可不想被牵连。
迟疑了十几秒后。
杨升还是接通电话。
“杨主任,不好意思,有点事情打扰您。”
电话中传出了林向东的声音。
杨升装作匆忙地说道:“林总,我只能给你两分钟,我得赶个会儿。”
林向东笑着说:“杨主任,我就直说了,我想在临水镇投资一个副食品加工厂,可是我对当地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听说您老家在临水镇,就想向您请教。”
杨升听到“临水镇”三个字,揉着太阳穴的手指顿住了。
那确实是他的老家。
一个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亲戚朋友大多还在那里。
林向东突然提出要去那里投资副食品加工厂,这绝不是巧合。
“林总啊,”杨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看了眼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语气显得更加匆忙,“你的想法是好的,支持乡镇发展,也是市里鼓励的方向。不过,我现在实在是抽不开身,郝市长这边日程排得满满的,明天还要去省里开会。”
他顿了顿,用公式化的口吻补充道:“这样吧,投资建厂是大事,要符合政策,也要做好前期调研。你先让人做个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书出来,特别是关于用地、环保和带动当地就业方面的具体方案。等报告出来了,我们再看时间详谈。”
杨升这番话,滴水不漏。
既没有直接拒绝,表达了原则上的支持,又把皮球踢了回去,要求林向东先拿出实实在在的方案,同时为自己留下了充足的观察和缓冲时间。
他不想轻易和林向东在老家的项目上绑定得太深,尤其是在林向东扩张如此迅猛的当口。
电话那头的林向东早就料到会是这样,语气依旧热情诚恳:“明白,明白,杨主任您日理万机,肯定要以市里的工作为重。您放心,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书我一定尽快让人做出来,做到规范、详细,符合所有政策要求。到时候再请您把关!”
“嗯,好,先这样。”杨升不想再多说,匆匆挂断了电话。
放下手机,杨升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林向东的触角伸得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还要广。
东升商圈和新生活计划已经足够庞大了,已经足够林向东忙了。
可是,林向东还想着继续加强政商关系。
是想进一步将他杨升绑上战车。
杨升靠在椅背上,长长吐了口气。
郝市长的器重让他地位提升,但也让他如履薄冰。
他必须更加小心,每一步都要走得稳当。
至于林向东,他是一把锋利的刀,用好了能劈荆斩棘,用不好,可能会伤及自身。
因此,杨升决定,暂时冷处理林向东的投资提议,先集中精力处理好手头的公务。
同时,也要暗中留意林向东那边的动向。
免得自己身边的人,忍不住就上了林向东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