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泽主要负责专业条款和数据的沟通,语气平和,据理力争但不失尊重。
而刘兆龙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很少插话谈论具体价格和技术细节。
但他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观察着胡老板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动作。
当魏明泽提到某个压价点时,胡老板的眉头会下意识地皱一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茶杯。
刘兆龙便会适时地、自然地拿起茶壶,起身为胡老板续上茶水,用一个细微的动作打断一下紧张的节奏,并笑着岔开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胡总,这茶还行吧?我们林总说做生意和喝茶一样,都得慢慢品,急不得。”
当注意到胡老板的助理似乎有些记录跟不上时,刘兆龙会默默地将一支更好的笔和一本新的笔记本推到他面前。
到了中午,刘兆龙早已安排好了附近一家口味地道的粤菜馆包间,而不是像上次那样让客户自己去吃食堂。
席间,他并不谈工作,只是聊些风土人情,偶尔恰到好处地捧一下胡老板过去创业的经历,气氛融洽和谐。
下午的谈判变得异常顺利。
胡老板的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
他感受到的不再是冰冷的资本碾压,而是一种带有温度的、愿意理解和共情的合作诚意。
最终,双方在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价位上顺利达成了初步收购意向。
送别胡老板时,他用力地握着刘兆龙和魏明泽的手,语气感慨:“魏组长,刘助理,谢谢你们的招待和诚意。和你们合作,我心里踏实。后续的具体事宜,我们尽快推进!”
送走客户后,魏明泽看着身旁的刘兆龙,忍不住叹了口气,心悦诚服地说:“龙哥,我今天算是服了。有些东西,课本上和数据分析里真是学不来。你一些细节……太厉害了。”
魏明泽也能感受到两次谈判的不同,因此,他特意留意了刘兆龙所做的事,所说的话。
刘兆龙只是笑了笑,谦虚地说:“我就是打打下手,主要还是魏组长你专业能力强,把条款都谈明白了。”
“今晚我请您吃饭,您得多教我一些社会上的东西。”
魏明泽笑着说道。
……
李婧将鹏城电子元件厂成功签约、并且对方承诺完整保留技术团队和供应链渠道的最终报告放在林向东桌上时,林向东的嘴角忍不住勾起了一抹显着的弧度。
他仔细翻阅着报告,尤其是看到胡老板不仅接主动提出会全力配合,确保所有核心技术工人留下,并且将他经营多年、质量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关系一并无缝对接时,林向东眼中露出了真正的赞赏之色。
这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收购案的预期。
这意味着,他们买下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的设备和厂房,更是一个立即能产生效益的、完整的、健康的运营体系!
也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整合时间、避免了技术断层和供应链风险,其价值远超价格上那一点点让步。
“好!非常好!”林向东合上报告,难得地高声称赞了一句。
他立刻拿起内部电话,让刘兆虎和刘兆龙两兄弟马上来他办公室一趟。
不一会儿,刘兆虎和刘兆龙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刘兆虎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而刘兆龙则依旧比较沉稳,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自信。
“东哥,您找我们?”刘兆虎开口道。
林向东扬了扬手中的报告,笑容满面:“鹏城胡老板的案子,做得漂亮!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得多。兆虎,后续的交接整合工作,必须给我做到位,胡老板留下的这份‘厚礼’,我们得接稳了,用好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