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会议室里。
刘兆虎的团队全都落座。
气氛与方才同投资人签约时的庄重截然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与兴奋交织的躁动。
所有人都知道,三个亿投资已经落定,真正的行动即将开始。
林向东站在会议桌的首位,没有冗长的开场白,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张充满期待又略带紧张的脸。
“各位,钱,已经到了。”林向东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有力,如同敲响了战鼓,“废话不多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只有一个节奏:快!更快!”
他直接看向刘兆虎及其麾下的战略拓展团队:“兆虎,你们是先锋部队。立刻行动,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收购更多的工厂!第一批五千万资金,绝大部分会向你们倾斜!”
刘兆虎精神一振,立刻应道:“明白,东哥!我们在年底前,就已经初步筛选出一批目标清单,主要集中在日用百货、小型家电、纺织品和初级食品加工这几个领域,与我们的‘新生活’品牌规划高度契合。”
“不够!”林向东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清单要扩大!眼光要更毒辣!不要只盯着那些看起来‘优质’的。”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快速写下几个关键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 速度!
“谈判要快,尽职调查要快,签约要更快!”
“必须在别人反应过来、价格开始反弹之前,完成最大规模的扫货!”
2. 标准! 不是瞎买。
“核心标准:地理位置优先辐射华东、华南、产能潜力、设备折旧程度、工人队伍稳定性。技术落后一点没关系,我们可以改造,但基础框架必须好。”
3. 策略!
“灵活运用全资收购、控股、参股甚至长期代工合作多种形式。”
“目标是快速形成产能联盟,而不是把所有负担都背在自己身上。”
“兆虎,你的团队要立刻分组成几个小队,带上律师和财务,分区域同时出击!”
刘兆虎飞快地记录着,额角冒汗但眼神发亮:“收到!我立刻把团队分成华东、华南、华中三个小组,带着标准手册和初步协议范本,明天就出发!”
“不是明天!”林向东看着他,目光锐利,“是今天!立刻!散会之后,我要看到你们第一个小组在两小时内出发去机场的报告!”
“是!”刘兆虎没有任何犹豫,重重点头。
林向东的目光又转向负责财务和法务的成员:“资金流程必须最简化!法务团队全力配合兆虎他们,标准协议快速审核,特殊条款迅速上报决策,绝不能因为内部流程耽误前线谈判!”
“明白!”
“收到!”
会议室内,一股强大的、被充分动员起来的能量在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