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林向东的反应,然后才抛出核心条件:
“这三个亿,对应拿你新项目公司30%的股份。你看怎么样?这个估值,可是完全对标给你东升超市的估值了,诚意十足。”
沈浩阳身体向后靠去,等待着林向东欣喜或是至少爽快的同意。
在他看来,这个条件对于林向东这样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新项目来说,已经是极其优厚且难以拒绝的了。
然而,林向东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林向东脸上没有出现任何惊喜的表情,甚至连一丝波动都没有。
他只是微微沉吟了片刻,随即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异常坚定地看向沈浩阳,缓缓开口:
“沈总,非常感谢您和三位老总的厚爱和认可。三个亿,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数字,也足见各位的诚意和魄力。”
林向东先给予了肯定,这是谈判的基本礼仪。但紧接着,话锋陡然一转:
“但是,关于股份比例,30%……恐怕不行。”
沈浩阳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向东,你的意思是……?”
林向东身体前倾,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的意思是,三个亿,我非常欢迎。但这笔钱,对应我能出让的股份,最多只有15%。金额不变,股份减半。”
“什么?15%?”沈浩阳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眉头紧紧皱起,“林总,你没开玩笑吧?三个亿,只占15%?那意味着你对这个还没影的新项目的估值,达到了二十亿!这可比我们之前谈的翻了一倍!”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不解甚至是一丝不悦。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谈判范畴,显得有些……离谱了。
他甚至怀疑林向东是不是被之前的顺利冲昏了头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竟然会狮子大开口!
林向东面对沈浩阳的质疑,丝毫没有退缩,反而迎着他的目光,语气沉稳地开始解释:“沈总,我没有开玩笑。我很清醒。”
“首先,”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这不是‘还没影的项目’。东升超市的成功运营和现金流,是我已经验证的能力和底气。收购的那些工厂,是已经握在手里的资产和产能。‘新生活计划’的蓝图和团队,是已经初步成型的方向和执行保障。它不是一个PPT概念,而是一个建立在坚实基础上、即将高速启动的航母。”
“其次,”他伸出第二根手指,“估值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我之所以敢喊出这个价,是因为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生态一旦建成,其真正的价值和恐怖的成长潜力。二十亿的估值,不是基于现在,而是基于它未来一年到两年内必然能达到的规模和影响力。我现在出让股份,本质上是在为你们提供巨大的增值空间和时间溢价。”
“第三,”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15%的股份,意味着即便经过多轮融资,我的团队依然能保持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这是确保‘新生活计划’能够按照最初战略坚定不移执行下去的根本保障,也是对所有投资者最终回报的最大负责。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利于重大决策,我想沈总您见过太多因为股权分散而失败的好项目。”
林向东最后总结道,语气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沈总,三个亿,买15%的股份,买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买一个未来价值百亿甚至更高生态的早期船票,而且是保证这艘船能开往正确方向的、最关键的一张票。我认为,它值这个价。”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沈浩阳没有说话,他只是用手指缓慢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地盯着林向东,仿佛要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