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军看来。
地毯式排查也不是这个搞法,这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极其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舆论压力。
“就凭三起案子的受害者都是学生!只要凶手对地形极其熟悉,就能跟踪受害者,锁定目标!”
胡锐据理力争,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这些特征,一个长期在大学城工作生活的人完全具备!我们之前就是因为觉得‘不可能’,所以自动把他们排除在了重点怀疑范围之外!这就是思维盲区!”
“你这是猜测!是臆想!”唐军也急了,“办案要讲证据!我们现在人手本来就不够,你还要把精力浪费在这种漫无目标的排查上?要是排查完了什么都没发现,你怎么跟上头交代?怎么跟学校交代?”
“如果因为我们的保守和不敢怀疑,导致新的受害者出现,谁又来交代?!”胡锐猛地一拍桌子,情绪激动,“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方法!常规手段我们已经试过了,没用!现在就必须打破常规!”
唐军看着眼前近乎偏执的胡锐,感到一阵头疼和无力。他知道胡锐破案心切,压力巨大,但这个想法实在太冒险、太出格了。他唐军只是个刑警队长,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语气缓和但带着明确的拒绝:“老胡,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这个决定太大了,超出了我的权限范围。这么大的排查行动,必须得有局领导的明确指示。我……我做不了主。”
他巧妙地把皮球踢了出去。
胡锐盯着唐军看了几秒:“好!我去找刘局!”
说完,他转身就走。
唐军看着长长地叹了口气,瘫坐回椅子上,喃喃自语:“这祖宗……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
此刻已是深夜,刘耀文却还在批阅文件。
看到胡锐连门都没敲就闯了进来,他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沉稳,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胡锐?这么晚了,有什么事不能明天说?”刘耀文的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他是胡锐父亲提拔上来的,能被提拔到这个位置,离不开胡家的影响力。
因此,他对胡锐一向比较包容,但也时常需要替他收拾一些“烂摊子”。
胡锐语气依旧急切地,将自己的推断和请求又说了一遍。
刘耀文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点着桌面,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胡锐说完,办公室里陷入一片沉寂。
过了足足一分钟,刘耀文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沉重的压力:“胡锐,你知道你这个要求,意味着什么吗?”
“刘局!我现在只想要破案……”
不等胡锐说完,刘耀文抬手打断了他:
“意味着我们要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对一个敏感的高校区域进行大规模筛查,这需要协调校方多个部门,甚至需要向上级汇报。
意味着我们要投入极其宝贵的警力,去做一件成功率未知的事情。意味着一旦行动展开,却没有结果,我们市局将会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来自各方的质疑。这些,你都考虑过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