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农场食品厂丁国柱率先低头,与林向东签下货运协议后,龙门镇工业区的气氛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几个工厂的老板都坐不住了。
他们原本抱着观望态度,等着看哪边先撑不住,想出应对的办法。
没想到林向东竟然真能“冻死”整个物流线。
而第一个服软的丁国柱,不仅货顺利发走了,而且效率还很快。
人性就是这样。
一旦有了“带头大哥”,剩下的就都跟着走了。
接下来的三天,林向东的仓库都很忙碌。
“林总,我们工厂的货得先排,客户催的太紧了。”
“林总,今晚务必要把我们的货先发走,我出加班费,太急了。”
“林总,我的货也很急啊,催着要呢,要是违约,我得赔很多钱呢……”
林向东不动声色地应付着,脸上始终保持着八分笑容、两分客气。
凡是上门来的,他都接待。
凡是愿意合作的,他都安排人跟进。
几天下来,林向东的货运协议本上多了七家工厂。
原本在等活的司机们,这会儿也一个个精神了。
原先林向东安排的活,并不算多。
而且,还是属于随机安排的。
并不是每人每天都有活。
司机们出来都是为了挣钱,都不愿意自己的车趴在停车场。
因此,只要有活干,司机们就高兴。
更何况,人是讲现实的,林向东的钱已经给到位了。
于是整个东升物流的气势一下起来了。
每天早上七点,面的司机依次出发。
他们的车身统一刷着“东升货运”四个大字。
司机穿着定做的衬衫,手里拿着派车单,有条不紊地调度进出。
看起来像是一个正规的货运公司。
然而,这套体系不过是林向东这几天内,临时组建起来的“草台班子”。
他们身上的衣服,也都是临时赶制的。
可就是这么个草台班子。
在林向东的布局下,也在混乱中开始逐步上了轨道。
……
魏玉辉这几天心里很烦闷。
起初他认为林向东再怎么能耐,也就是社会底层的混混,翻不起多大浪。
但现实啪啪打脸。
如今,龙门镇工业园里的一家家工厂,原本还口口声声要“抵制”林向东。
现在倒好,排着队去签货运协议不说,还从林向东那里进了一批鞋子当员工福利。
魏玉辉在电脑上,翻看着从助理传来的照片,看着林向东仓库前排队的送货车,看着那些个厂长、老板笑脸迎人的模样,心头火起。
不过,现实就摆在眼前。
魏玉辉清楚地知道,再这么下去,他们佳佳食品厂可就真被要完蛋了。
现在出不了货,很多渠道已经在抱怨供货不及时了。
再拖几天,等商超和分销商开始转单给别人,他们这几年的渠道就全断了。
魏玉辉憋不住,终于敲开了魏玉星办公室的门。
“进来。”
屋内传出了魏玉星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