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云海市南城区的兴荣街格外热闹。
吴孟走进一家私房菜馆。
店内的灯光柔和,与外面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吴孟径直走向靠窗的位置,坐下后,面前是一桌子精致的小菜。
吴孟不急着动筷,反而缓缓抿着一杯酒,目光落在对面的中年人身上。
中年人叫做刘金贵,是泰康鞋业的老板。
“刘老板,都是老朋友了,有话就直说吧。”
吴孟面无表情地说道。
“吴队,先吃喝好,待会儿再说。”
刘金贵笑呵呵地说道。
“那先吃东西,刚好我也饿了。”
吴孟也不再客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哎,金顺鞋业,它的存在,就是在抢我饭碗!”
刘金贵一边斟酒,一边压低声音说道,“吴队,你都不知道,他们的价格压得有多低,我根本就没什么利润,要是打价格战,我手底下的工人都得喝西北风。”
在云海市干了快十年鞋子生意,主打“高仿球鞋”这一行,专做各类仿钩子、仿豹、仿星标的货。
以前他一家独大,利润丰厚,可最近一段时间,他的鞋子不太好卖了。
客户们都向刘金贵反映。
称刘金贵的鞋子不仅贵,而且,质量还不如市场上的‘199’球鞋。
刘金贵请人一番打听后,终于查到了林向东和‘金顺鞋业’的存在。
而且,林向东的分级销售渠道非常成熟。
目前199的零售价格,更是已经杀疯了,尤其是在校园年轻人这个群体内。
不过,刘金贵不敢招惹林向东。
于是,刘金贵只能找一个软柿子,挑金顺鞋业下手。
吴孟嗯了一声,表示认可。
“哎!”刘金贵又叹了口气,语气加重:
“他们搞得太狠了,不讲规矩。我们这一行讲的就是个默契,有钱大家一起赚。可是他们是怎么搞的?往死里卷价格战,简直要把行业给彻底做死了。我在湘西有一个老客户,原来一年跟我拿上万双鞋,现在全转他那边了!”
“还有赣西的一个客户,直说我的价格太贵了,要么让我降价到60一双,要不就不要我的鞋了。我一双鞋的成本都要一百多。”
刘金贵在诉苦。
只是这些话在吴孟耳中,也就是听听而已。
一双鞋成本一百多?
忽悠傻子呢。
就刘金贵的鞋子成本,能到五十一双,都算他有良心。
“刘老板,我知道你的难处,不过……哎。”吴孟也叹了口气,用无奈地语气说道,“刘老板,我也不瞒你说,这要是普通的案子,我立马带队封他厂都没问题。但现在……不好弄啊。”
“为什么不好弄?”
刘金贵急忙问道。
“金顺鞋业背后有靠山,不是普通人。”吴孟压低声音,靠近些告诉刘金贵,“听说是省里的,级别不低。”
刘金贵听得眼皮直跳,面色微变。
“你也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差了这么多级。上头一句话下来,我头上的帽子就保不住了。”
吴孟说完,主动给刘金贵倒了杯酒。
刘金贵没说话,只是悄悄打开身边的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一个信封,放在桌上,轻轻推了过去。
“吴队,您见多识广,帮我出个主意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