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王近山拿出图纸,指着下碣隅里的地形说道:“你们看,下碣隅里是美军的重要补给地,美军的仓库、机场,后勤线,伤兵营……全在这!”
“只要死死卡住了下碣隅里这个‘交通咽喉’,柳潭里的美军前线部队将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
“我估计,到时候美军连队甚至会断粮3天,到时候,他们只能靠吃雪充饥。”
孔捷和伍仟里听到这,目光之中透着精芒,热血沸腾。
“而且,12月1日柳潭里的美军陆战第4、6团在我志愿军的围歼压力下。”
“已经开始向下碣隅里突围……”
“毫不夸张的说,下碣隅里已经成为美军‘撤退的终点’和‘重整的起点’。”
“老孔,怎么样?干不干……”
孔捷陷入沉思:“好家伙,这要是成了,咱们立大功了!”
伍仟里:“可要是失败了,我们可就麻烦了。”
孔捷:“关键我们现在连美军基地有多少敌人都不知道。”
王近山笑着说道:“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12月4日,突围的美军残部抵达下碣隅里后,此时美军在该基地的总兵力约1万人。”
上万人?
这太多了吧!
“但这一万人包含了战斗部队、后勤人员、伤员。”
“其中,还包括美军陆战第1师在长津湖战役中伤亡达7000余人。”
“不过,刚刚我们歼灭了不少(史密斯支援部分),所以,初步估计,陆战一师应该还有4000人左右。”
听完王近山的汇报,孔捷和伍仟里等人开始心动了。
确实,纵观整个战场,下碣隅里美军补给基地的争夺,是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战役的核心缩影。
对我志愿军而言,一旦对下碣隅里进行突袭和封锁,可以成功切断美军的后勤生命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迫使陆战第1师放弃长津湖前线,为第二次战役‘将美军赶到三八线以南’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而对美军而言,下碣隅里的存在使其前线部队得以短暂喘息,也为后续撤退提供了“中转站”。
一旦该基地遭遇攻势,将会彻底打破了美军“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幻想。
甚至成为其半岛战争中“最惨痛的记忆之一”。
由此可见,下碣隅里美军补给基地不仅是美军在长津湖地区的“后勤支柱”。
更是志愿军“围点打援、切断退路”战术的关键靶点。
其胜负将直接决定了第二次战役东线的战局走向,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以弱胜强、顽强拼搏”的经典战例象征。
最后,王近山站起来说道:“诸位,怎么样?打……还是不大打?
孔捷看着信心十足的王近山,思索片刻后,说道:“好,这次我老孔就舍命陪君子。”
“干……”
伍仟里:“没错,干就完了!”
“好,传我命令,2师整装后,出发……”
孔捷:“通讯兵,立即把情况汇报给总司令!”
“是,军长!”
随后,孔捷振臂一呼:“46军听命,伤兵和卫生员留下,其余的人跟我走!”
“是!”
就这样,王近山,孔捷,伍仟里等浩浩荡荡的朝着下碣隅里基地杀去。
……
与此同时。
志愿军司令部。
总司令收到了孔捷的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