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情绪,从小夏死开始,到现在一直紧绷着。
因为姜淳于出事,她脑子里的那根叫理智的弦啪一下断了。
顶着乘警的训斥,秦卫青上了火车。
等到了包厢,她整理好自己的东西,把那本《红岩》抱在怀里,就想下车。
姜淳于的东西已经被乘务员收拾好拿走了,到时候会放在她车票要去的底站车站,等她本人回来后再去认领。
姜淳于的东西,秦卫青是没权利帮忙留下来的。
她和姜淳于毕竟是陌生人的关系。
秦卫青知道小姜是当兵的,还是个年轻的军官,听说来头还不小,也不怕她的东西出问题。
现在秦卫青就想下车,上一站她太激动了,根本没想多少。
现在她想下车,返回上一站,她要跟着派出所的人一起去找小姜同志。
那天小夏出事的情形,一直在秦卫青眼前闪现。
身上几乎没一块好的地方,不是青紫,就是破皮。
还有身下流淌的血迹都黏衣服上,衣服都被血液等浸湿。哪怕在水里泡了大半天,还是没有冲刷干净。
秦卫青不知道小夏是自己跳河的,还是被这群畜生逼迫跳河的。
但是她死了。
最后,她们所有人都没有替她讨回公道,而是成了一群逃兵。
大队长许愿,保证他们所有人都能离开这里,要么去读工农兵大学,要么就可以回去。
秦卫青没选择大队长说的工农兵大学,她也没选择回去,她自己主动申请支援三线建设。
大队长给她开了证明和介绍信,拿着证明和介绍信,秦卫青就离开了大队。
别人得到什么,她不管,秦卫青的良心不允许自己靠一个无辜死去的姑娘获得利益。
哪怕她离开大队,就是因为小夏的原因。
小姜虽然是军人,可她也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那些匪徒就住在山里,平时靠打猎为生,山里田地少,家家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想娶个媳妇都不容易。
村里的姑娘都拼命往外嫁,要么就被家里的父母拿她们给自己的亲兄弟换亲。
更多的人家,只能凑钱花从外面买媳妇回来,媳妇太贵,就几个兄弟娶一个媳妇,只要能传宗接代就行。
秦卫青听说,他们一开始也是被逼的没办法,才翻山越岭去拦路抢劫的。
当时,他们只想抢点吃的。
但是,慢慢,就尝到了甜头。
开始只是拦路抢劫,后来就是拦货车,扒火车。
派出所也不是不想管,但是派出所人力有限,那一个村子,不过三百口人,家家户户都有参与。
除非你把整个村寨给平了,不然这件事就别想制止。
秦卫青不敢想,小姜落这些人手里,会不会比小夏还惨。
那群人,经过这些年到处抢夺不义之财,已经泯灭了人性。
如果小姜那么好的同志出事,秦卫青觉得,自己怕是这一辈子都很难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