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更加卖力地为镇朔军奔走,劝说那些尚在观望的旧识宗室子弟,
软硬兼施之下,新政逐渐在西夏故地站稳了脚跟,
底层百姓发现,换了统治者后,赋税反而减轻了,秩序也逐渐恢复,
苛捐杂税和宗室随意征敛的现象大为减少!
衣食无忧,民间反抗之心自然慢慢淡去,
一系列的新政举错,吸引了大量的西夏贫苦牧民,农民!
而与之相对应的,随着镇朔军带来的相对公平的律法和军功授田的诱惑,甚至开始有西夏青年主动要求加入镇朔军!
镇朔军中的外族将士数量,开始与日俱增……
……
安西都督府内,如今兼任长史司主事的李御,忙得脚不沾地,但精神却愈发健旺:
“王爷,各项政令已在灵州,盐州等地初步完成,清出大量隐田隐户……”
“新政开始颁布实施后,民间反响尚可,商路也有所恢复,只是……各地学堂大多停滞,儒生士子颇多微词,认为我军只重武事,不修文教……”
……
贺烽闻言,几乎是条件反射似的沉默了……
“文教……”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般呢喃着
他到不是排斥文教,只是当下这世道,很多人迫于生计,已经不在乎什么礼义廉耻,或是什么兴国兴族的大义
没什么文化的人还好些,顶多是拦路掳掠
而很多略微有点文化的所谓的“文人”,会打着文教的幌子招摇撞骗!腐儒就是典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贺烽不是不通文墨的人,但他平生最恨腐儒!
甚至对腐儒的憎恨,超过了所有的敌人!
原因无他,因为敌人有形,可杀可躲……
但腐儒那一张臭嘴,有的时候,让人疼不得恨不得……
你跟他计较,就会被拖入泥潭,你不跟他计较,他说你心里默认……
若是动怒杀了他,又会落得残暴嗜杀的骂名,于政令的稳固有害……
“这个文教嘛……”
“先放一放……”
“百废待兴,先把民生,赋税整理好……”
话说到这,贺烽像是想起了什么,我略微犹豫了一刻,朝李御交代道:
“另外,文教这个事……计之深远,你去找几个开明的读书人,我回头和他们商量……”
“领命!”
李御记下,又道:
“还有一事,边境哨卡抓获几名形迹可疑的商旅,经审讯,似是金人细作,还有……疑似南朝来的探子……”
贺烽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果然都坐不住了?严加审讯,弄清他们的目的,同时,加强边境巡查,尤其是通往金国方向和南朝蜀地方向的要道,”
“告诉董怀安,严查这些通商隘口!”
“领命!”
李御肃然应道!
贺烽走到窗边,望着都督府外逐渐恢复生气的兴庆府街市,
他知道,内部的整顿刚刚初见成效,而外部的狂风暴雨,则即将来临!
他必须抓紧这宝贵的时间,将西夏故地彻底消化,转化为镇朔军强大的后援储备力量!
以应对来自东边和南边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