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程巡判。
一来感谢二人时常照顾生意。
二来还是为通许县那个案子的事情。
这三来……
到京城数日,眼下也算和韩氏一家处好了关系,馒头生意也得到了认可,算是暂时落下了脚跟。
需要打听一下原主的姑母,早日找寻到原主的亲人,也算是完成她未了的心愿,给逝者一个交代。
而陆巡使和程巡判是开封府左军巡院之人,虽不掌管户籍人口之事,但应该也对相关负责人熟识,可以让他们帮忙打听一二。
如此,也能事半功倍。
好过她偌大的一个汴京城,茫茫百万人口之中,只凭一个名字去漫无目的的到处问询。
赵溪月一边想,一边往口中继续扒卤肉饭。
而考虑到往常长期过日子的原因,韩氏和赵溪月买的五花肉并不多,卤肉做出来后分量自然也就有限。
是以,第一碗饭能吃得到软糯可口的美味卤肉,待到了第二碗饭时,便只剩下汤汁、香菇粒、每人一个鸡蛋和烫煮的青菜。
但这,并不能阻止赵溪月三人继续享用美味的热情。
半碗饭,一勺卤肉汤汁,再来点青菜,最后将那颗鸡蛋用筷子夹碎成多瓣,充分搅拌融合,大口享用这份浓郁美妙滋味。
而待三人放下碗筷之时,无论是做卤肉的锅,还是蒸米饭的笼屉,皆是干干净净,一点也没有剩余。
韩氏洗涮之时,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这自从赵娘子到了咱们家之后,这锅都好洗了许多呢。”
白春柳点头表示认同。
更道,“别说锅好洗,连衣裳都好洗许多呢。”
锅,和衣裳?
这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韩氏有些不懂,狐疑地看向白春柳。
而白春柳也看出韩氏的不解,嘿嘿一笑,“祖母想啊,这一来,不管是锅啊,碗啊的,每顿饭吃完之后,皆是能干干净净,洗的时候省时省力,避免了脏水污水的溅到身上。”
“这第二嘛,赵娘子做的饭食美味,祖母这儿我是不知道,但我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吃的时候掉到桌上上或者地上。”
“这汤汁菜水什么的撒到衣裳上的情况基本上没有,可不就是连衣裳都好洗了许多么?”
说的……
十分有道理!
韩氏点头表示认同。
只是说到这衣裳了,因为她往日不过是一日三餐,做的饭食也简单,用的时间短,所以厨房里面备的围裙并不大。
但赵溪月做吃食生意,一日之中要许多时间在厨房忙碌,这个围裙对于她来说,明显有些不够用。
需得找一找家里闲置的布头,给赵娘子做上一个足够合身且宽大的围裙,这样也免去了日常衣裳的磨损。
说干就干。
韩氏和白春柳在厨房忙碌之后,便进了南房,找寻之前闲置下来,料子又合适的布头。
布头尺寸都偏小,没有哪个能够完全足够做一个围裙,韩氏便择选了几块颜色搭配起来和谐不突兀,打算做一下拼接。
祖孙两个人忙碌,赵溪月稍作歇息之后,也出了门。
出门时,带上了昨日张氏和曹水香借给她的蓑衣和斗笠。
要还东西,也顺便去鸡汤馉饳摊上看一看。
看看改良后的鸡汤馉饳做法,对她们的生意会不会有所帮助。
撑伞出门,出了石头巷之后,赵溪月沿着汴河大街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