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溪月道,“我是想除了灌浆馒头以外再卖些五豆甜浆的饮子,可我这只有一根扁担,一趟不能将两样东西都运了过去。”
“所以我想着让韩大娘帮着我将这五豆甜浆的饮子一并送了过去,免得我多跑上一趟的腿子,也不耽误我做了生意。这舀出来的五豆甜浆,便当做劳烦韩大娘的辛苦钱吧。”
“行,没问题。”
韩氏当即点头应下,又道,“我和春柳就两个人,一人一碗便足够了,不必多给。”
只不过送上一趟的东西,力气活不值什么银钱。
“好——”
赵溪月笑着应声,只往灶中又添上了一把火。
灌浆馒头出笼,尽数放进竹篮,只堆得如同小山一般。
五豆甜浆尽数倒进木桶之内,盖上桶盖,再在桶上面的边缘,塞了一圈笼布,最上面又蒙了一块。
一做保温,二做防尘。
待所有的东西收拾完毕,赵溪月试了试分量,捡了分量更加沉重的灌浆馒头来挑,五豆甜浆则是交给了韩氏。
韩氏需要跟还未起床的白春柳交代一句,更要锁上院门,琐事较多,动作也就慢上一些。
赵溪月也就先出了门,好先去汴河大街上占上一处好的位置。
出门沿着石头巷往外走,刚过了两个门户,身后便响起了声音。
“哎呀,这不是赵娘子吗,怎么挑这样重的东西?我来帮赵娘子吧。”
声音由远及近,很快到了赵溪月的跟前,一双胖手更是出现,要去拿她肩上的扁担。
赵溪月不动声色地往旁边躲了一躲,停了脚步,打量了一番眼前之人。
中年妇人,个头不高,身形偏胖,肤色偏黑,面相颇为和善,此时又是满脸堆笑,越发显得和蔼可亲。
此人看着有些眼熟。
只是赵溪月想了又想,属实想不起来对方究竟是谁,只好张口询问,“您是……”
对方脸上的笑略僵了一僵,却也没减分毫,“我是韩婶子家的邻居,姓宋,我家小麦与春柳素日时常在一块玩的!”
“赵娘子忙着做生意,闲暇之余也不怎么出门,大约并不认得我,可我却认得赵娘子呢。”
“这赵娘子孤身一人来汴京城讨生活,实在是不容易的很,韩婶子是个较真的人,大约也不怎么帮着赵娘子,赵娘子属实也是辛苦的很。”
“不过没事儿,赵娘子既是暂时住在了这石头巷,便算是石头巷的人,咱们便是街坊邻居,往后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赵娘子千万要吭声,莫要跟我们客气……”
“赵娘子眼下是要去汴河大街上摆摊卖灌浆馒头吧,你瞧瞧,冒尖儿的竹篮,分量可是不轻,赵娘子这般清瘦,挑起来看着十分吃力,还是我帮赵娘子挑过去吧。”
宋氏说着话,便要去拿赵溪月的扁担。
赵溪月皱起了眉头。
邻居帮忙,是寻常事,可这位宋娘子显得过于殷勤,笑容里带了些许刻意讨好,让人莫名有些抗拒。
尤其这位宋娘子方才话里话外都在拉踩韩大娘……
赵溪月伸手阻拦,“我自己能行的,也就不必劳烦宋娘子了。”
接连两次被赵溪月拒绝,宋氏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大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