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农历三月二十五。
大明第一支远征返航回京休整的海军,抵达吴淞江口。
皇太子朱标亲自在码头迎接,松江府百姓夹道欢迎。
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这样隆重的欢迎仪式,不光发生在松江府,海军改乘河船,沿河归京的途中,依旧有无数的百姓,闻讯而来,对着海军叩拜。
哪怕当地官府接到太子的命令,让百姓们起身,他们依旧不肯。
“没有他们这些海军冒死去平定海上的倭乱,我们哪有如今靠水吃水的好日子?”
“我们逢年过节都去英勇祠祭拜,就盼着,往后再也没有倭寇来岸上烧杀抢掠,我们能过安生的日子!”
“大明海军是我们的英雄!”
原本在海上漂泊了大半年,除了上岛以外,其他时候都远离人烟的海军将士,少了那种在陆地上攻城夺地,被人仰望敬畏的情景,总有种锦衣夜行的感觉。
他们参军抗倭,既是为了保家卫国,更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但同样的,他们更希望获得尊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看到岸边百姓们对他们顶礼叩拜,所有海军将士,纷纷朝着百姓们点头致意,异口同声的高呼着。
“保家卫国!”
“彻除倭乱!”
看来回到京城以后,他们也不能疏于锻炼。
下次再去琉球驻军的时候,碰到有倭寇的船只,一定要比以前更快速的将它们击沉!
替大家报仇雪恨,让倭寇再也无法入侵我大明国土半步!
朱标看着将士们与百姓之间的互动,心里升起一丝对四弟他们的羡慕。
“大哥,大嫂真的怀了双生子吗,是男的女的还是龙凤胎?”
“我姐说了,这得等生下来才知道,燕王殿下你能不能问些别的,比如,今年海军的军费增加了没有?”
朱棣和常茂在身边拌着嘴,将朱标的思绪,从汪洋之上的战场上拉了回来。
总有一日,他也一定能像四弟和阿茂一样外出征战。
但。
不是今日。
更不是今年。
至少要等英儿能够自立监国,他才能长时间地离开京城。
“四弟,你们再跟我讲讲,你们是如何在短短一个月内把小琉球岛上的倭寇,全部消灭掉的。”
“大哥,你是不知道,这一战我们打得有多爽……”
船只似箭,归向南京。
在得知海军的船距今只有五十里的时候,朱雄英就眼巴巴地朝殿外望去。
结果等到天黑,海军还是没能进城。
因为商船太多发生了堵塞,所以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抵达京城的内河。
朱雄黄本来想生气的,但当得知堵塞的船,是他和朝臣们入股的商船,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着急,囫囵吞枣地吃完了晚饭,继续眼巴巴地盯着殿外。
“乖孙,别看了,天都黑透了,你先睡吧,等他们进宫来,咱再叫醒你。”
“不。”
朱雄英犯了倔劲儿。
为了避免自己睡着了,干脆让张东洋拿来了纸笔,自己开始在上面画猴子。
一只一只又一只……
一张足以抵他两个大的绢纸上,快画满一个猴群时,云奇带着笑意,匆匆而来。
“陛下,太子殿下带燕王殿下还有郑国公回宫了!”
“太好了!”
朱雄英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张开手臂让老朱抱着他去外面迎接。
当他看到四叔和舅舅的瞬间,本来心里很高兴,但眼泪莫名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四叔!”
“乖侄儿!”
朱棣一个箭步冲上前,从朱元璋怀里抢过朱雄英,举过头顶转了一圈。
“乖侄儿,你比我走的时候长高了不少,怎么掂着还瘦了呢?”
瘦了吗?
朱雄英虽然在抽条条,但体重可是没有减少。
他低头看了一眼地面的距离,咧嘴一乐。
“四叔长高了!”
再看舅舅。
朱雄英睁圆了眼睛,仔细打量。
“舅舅晒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