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想。
可想归想,太子亲自去吴淞江口迎接归京的海军,已是极高的礼遇,再派一个皇太孙跟过去?
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沿途的风险,不好把控。
“乖孙,要不你再多想一阵子呢?”
朱元璋看到乖孙瘪嘴的模样,连忙解释。
“最近开了海运以后,吴淞江口每天不知来回走多少趟船,还有那些以前渗透到咱地盘上的倭国细作,只等着被咱瓮中捉鳖,正到处生事呢,万一他们刺杀你,咱可不放心呐。”
“我有护卫。”
朱雄英昂首示意站在殿外的张东洋。
老张身手可好了。
两人接触了这么久,还十分的默契,他相信老张能保护好他的。
“标儿,咱没法劝了,你来吧。”
朱元璋的言外之意很明了。
就是不允许朱雄英离京。
朱标倒不认为,这一路上不太平,只是英儿确实年纪太小,万一水土不服生了病,松江府的名医,自然不如戴思恭和陈君佐等人的水平。
“英儿,你娘亲马上就快生产了,她最近不愿意挪动,可戴院使说,生双胎之前,需要经常走动,爹爹此去,一来一回至少又是半月有余,我还想着把娘亲的安危交托给你呢。”
“这……”
朱雄英确实想要更快地见到四叔和舅舅,听他们亲口说说,是如何登上宝岛的,岛上的风土人情如何,哪里还需要建设。
可听到爹爹的安排,想到娘亲最近确实犯懒犯困,爹爹走了,需要他在身边监督,以防不测。
他便打消了跟着爹爹一起前往松江府的想法。
【这次去不成,等以后他们拿下倭国,我一定要去迎接我们大明的胜利之师的!】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
【爷爷,我已经能走能跳了,到时候学些防身的武功,保证不会让人伤害到我。】
“好好好。”
难得乖孙退而求其次,朱元璋自然不会反对。
因为到时候,他就不会派标儿前去迎军,而是自己带着乖孙去。
而国内的倭国细作,等到今年锦衣卫遍布地方,定能连根拔起。
“乖孙,你松开你爹的袖子,让你爹走吧。”
朱雄英依依不舍地松开手,看向东方,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四叔。”
“我在南京很想你。”
“舅舅。”
你们可要一路顺风,快些回来陪我玩啊!
……
“啊欠!”
朱棣迎着东南风,突然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坏了,我不会是昨晚下水叉那些流窜倭寇的时候,没喝姜汤感染风寒了吧?”
站在他身边的常茂,听到这话,好奇地凑了过来,伸手摸了摸朱棣的额头。
“也不热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