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再派一百个锦衣卫去保护方孝孺,华亭县不大,地头蛇却是不少,上次老四和茂儿他们在吴淞江口的码头差点被炸,还查出来许多和李家勾结的官吏,想来那个地方通倭通敌的人也不在少数,真要是闹大了,还得提防着他们趁乱大开门户,把倭寇放进来生乱。”
暗杀朝廷命官被查出来,那是三族脑袋掉一地。
可是推到倭寇的身上,只要杀人的入了海逃之夭夭,谁还知道那是真倭寇,还是真杀手?
更可怕的是三分真七分假!
“这件事还得由父皇,给松江府的海防卫所那边提个醒。”
军情的事,朱标还不能插手。
朱元璋提笔便给汤和写了封信,让汤和找个好的借口,就在吴淞江口的附近蹲着。
双管齐下,保住了方孝孺的性命,相当于保障了华亭县乃至整个松江府顺利土改的进度。
至于汤和要找什么借口,那就不在朱元璋的考虑范围内了。
自从李善长东窗事发,以前与李善长走得近的汤和,开始玩命地办差。
哪怕朱元璋给他写了好几封信,甚至让妹子也明里暗里说了,不会生疑心,还想着与汤家结亲,可汤和还是很紧张。
将在外,要是打起仗办起事来束手束脚的,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的话,那就埋没了汤和了。
“对了标儿,咱听乖孙说,醴儿也在画那什么启蒙插画,拉他入个股,让他在宫里闲着没事了,也能光明正大地帮咱的刊印局赚些军费。”
“竟有此事?”
朱标朝着朱雄英看去。
却见儿子已经窝在椅子里睡着了。
他压低声音,语气里难掩笑意。
“早知汤侍读还有这样的本事,儿臣也不用在那些画师理解不了英儿用意的时候,还要给他们设计插画结构了。”
现成的插画师,不用白不用。
何况还会与汤家一起分银子。
朱标相信汤醴知道汤将军最近的心病,也会欣然答应与皇家一起做生意。
“标儿,你这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办的事越来越多,皇家生意这一块咱想着,你从老六老七或者那些公主里头,挑个合适的人帮你分担一二,大主意你拿,剩下的让他们该出面出面,该算账算账。”
以前朱元璋想着,自己的孩子也不算多,哪怕是皇族的孩子,生下来也会夭折,那些龙子龙孙们养了也就养了。
可乖孙说这样下去,未来国库里支出的银两,有近一半得花在这上面。
朱元璋觉得这太匪夷所思了,但一听乖孙说什么未来人口爆炸,皇族首当其冲,便是从那一刻开始,决定让孩子们做他们想做的事,以后能干出一番成就来,既能养活自己和后代子孙,还能找些正事做,免得去找别的“乐子”。
“乖孙经常提的那几个,你看着提拔。”
兄弟如手足。
可十指有长短。
朱元璋既然打定了主意,要让兄弟团结,必然要把这个老好人的位置,让给标儿去坐。
他时不时地唱一唱黑脸,未来老朱家兄弟情深,才能坚如磐石,没有内讧,就凭现在这一步步的发展,未来大明的旗帜,必将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好。”
朱标只回答了一个字。
但朱元璋明白。
标儿自会解决好所有的问题。
“行了,你去派人把这些信送走,咱接着批奏疏。”
等到朱标转身,后面飘来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