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267章 老四倒反天罡,乖孙言辞犀利

第267章 老四倒反天罡,乖孙言辞犀利(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市长大人宿命之环蛊真人大王饶命诡秘之主一醉经年神秘复苏轮回乐园离婚之前没教养

其实也很简单。

“京城各大军营里的将士,不愿意搭理我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那是他们不知道我的厉害,可我现在分身乏术又不能去证明自己的实力……”

“别得瑟,说重点!”

“比起军营里的那些人,还是工部的人更听我的话,我想从工匠子弟里挑选一批身体健壮的训练,反正主要是练使用火器和速度,他们在操作火器上面,优势很大,训练出效果的速度,不一定比那些当过兵的差,就是有一点。”

朱棣一本正经的说完,又舔着脸在朱元璋面前卖乖。

“可是父皇,你定下的匠户制只能从事手工活,不能干别的,儿臣这算不算倒反天罡,违背祖制呢?”

早在洪武三年,朱元璋便下令,彻查全国的人口结构,登记入册。

之后便在京城及周边范围内,开始实施相关制度,不允许跨行业做事,借此稳定各行各业的发展。

因为建国之初,功勋权贵都会拼命的把银钱田产和商铺,往自家划拉,把自家子弟塞进油水最多、做事最轻省的衙门。

朱元璋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才想到了逐步推广军户制、匠户制。

其中除了限制与稳定,还有保护的一层意思。

不然那些低级的军户就会被功勋阶层吸纳,为了讨生活而卖命,匠户会沦为贱民,甚至奴籍被人当作私产用来牟利。

人口结构固定下来,有心之人就没办法招揽人手,趁着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之时借势坐大。

可朱元璋没想到,会引起如此恶劣的后果,假如不是组建神机营,他都不知道,军营里那群功勋子弟甚至连京城的老兵,有过上了几年安稳日子后,竟不愿意为国效力了!

“父皇,父皇!”

朱棣一连喊了几声,朱元璋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直到朱雄英打了个哈欠,在心里继续发话。

【军户制、匠户制还没正式实行呢,等到全国范围内实行起来才恐怖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像老朱家的子孙一多,后代穷得都不能上街要饭一样。】

再次提起这件事,朱元璋嘴角狠狠一抽,暗中磨了磨后槽牙。

乖孙越长大,这言辞越犀利。

咋越来越像咱说话的口气了呢?

而朱雄英还没发表完他的真知灼见,继续在心里嘀咕。

【等到大明人口爆炸,各行各业无法流通,高层吃中层,中层吃低层,等到低层卖命也吃不起饭的时候,谈家国天下的真正的将士就少咯。】

【到那个时候,内忧外患,大明的城墙不用推,里面的人就得敞开大门,请外来的和尚念念经。】

朱元璋听完乖孙的话,脸色铁青。

咱大明就这么亡了吗?

“那可不行!”

朱元璋一声低喝,把在场所有人吓了一跳。

除了常氏和朱棣以及躺在摇篮里的朱雄英以外,剩下的全部跪在地上高呼。

“陛下息怒!”

朱棣也被吓得打了个激灵,连忙伸手划拉着朱雄英的头顶安神,顺便捂住乖侄儿的耳朵,避免自己再把父皇给惹怒了,气得父皇来一阵虎啸。

他受得住,乖侄儿这么脆弱的婴儿可受不住。

等见到父皇脸色稍稍缓和,朱棣开口便刺了一句。

“父皇,你不想改变自己立下的规矩就算了,你喊这么大声干什么,你要是吓到了乖侄儿,我就去向母后告状去。”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粱肉满仓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红楼大官人北军悍卒我,大明天子,打钱!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风起宁古塔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