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一看,是一面日本旗正在缓缓升起。
与此同时,从日军阵地方向传来了模糊的扩音器声音。
“小鬼子在喊什么?”胡大个子问道。
李长顺凝神倾听片刻,脸色突然变得苍白:“他们在喊。。。让我们投降。。。。说金山卫已经登陆,国军全线溃败。。。我们被放弃了,让我们投降。”
阵地上顿时一片死寂。
“放他娘的狗屁!”胡大个子突然破口大骂:“这是鬼子的心理战!就是想动摇我们的军心!”
但他的声音缺乏底气。事实上,从前天开始,他们就注意到来自后方的补给中断了,炮火支援也越来越弱。
种种迹象表明,局势正在恶化。
李长顺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面容慈祥的中年妇女,正是他的母亲。
那是他离家前拍的,一直带在身边。
他还记得离家那天的情景。
母亲含泪塞给他一双新做的布鞋,嘱咐他早点回来。
父亲则沉默地拍拍他的肩膀,往他口袋里塞了几块银元。
那时他们都说,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国军一定能打赢。
现在布鞋早已磨破,银元也早已花光,战争却越打越惨,身边的战友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熟悉的面孔永远消失了。
“拐子,想家了?”二娃子微弱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长顺迅速收起照片,摇摇头:“想想今晚吃什么更实在。”
就在这时,阵地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李长顺抬头望去,看见连长方孝树正猫着腰穿过废墟,向他们的位置赶来。
方孝树连长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阵地上顿时泛起紧张的涟漪。
他猫着腰,以标准的战术动作快速穿过废墟,时而敏捷地跃过弹坑,时而突然卧倒观察前方。
他那身原本笔挺的军官制服已经破烂不堪,肩章上沾满暗褐色的血渍,但武装带仍扎得一丝不苟,腰间的佩枪随着他的动作有节奏地拍打着大腿。
“全体集合!师部命令!”方连长的声音嘶哑得几乎撕裂。。
士兵们从各个掩体和散兵坑中艰难地爬出来,像一群从地底钻出的幽灵。
有人拖着伤腿,有人拄着步枪当拐杖,还有人需要战友搀扶才能站立。
最终聚集起来的只有三十余人,而全连满编时应有一百二十人。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饥饿和一种近乎麻木的期待。
方孝树站在一片相对平整的废墟上,目光扫过这些跟随他浴血奋战数月的面孔。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似乎难以启齿,但最终还是用尽力气喊出了那个改变所有人命运的命令:
“别的师昨夜已经开始撤退,师座决定。。。。我们师也要开始撤!向青浦方向转移!我连将参与断后任务!”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阵地,只有远处零星的枪炮声仿佛在为这个可怕的命令做注脚。
士兵们面面相觑,似乎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三个月来,他们听惯了“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后退一步”的命令,突然听到“撤退”二字,反而不知所措。
突然,老兵胡大个子猛地一拳捶在身旁的断墙上,拳头顿时皮开肉绽:“守了三个月!死了这么多弟兄,说撤就撤?老子的排长,班长都埋在这片废墟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