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火星的表层土里发现含大量铁、铝氧化物,可提炼建材。
而且无人机还发现了固态水。
那是在火星南北两极的极冠区域,有大量固态水冰。
其中北极极冠的水冰被一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覆盖。
而南极极冠的水冰则位于更深处。
这些水冰若是可以提取,很有可能会成为孟川征服火星时重要的水资源。
可以说,目前的发现让孟川极为的兴奋。
“告诉战一,让无人机把登陆点周围一百公里扫一遍,标出土矿、煤田、冰湖的位置,越细越好。”
孟川说道。
接下来就要在火星上修建工事了。
必须要选好地点。
“早扫上了!周明说,这煤田要是开起来,能源够建十个基地的。”
影蝶兴奋地说道。
“好,通知各部门负责人,除了指挥中心,其他人十分钟后开会,议题——火星基建。”
孟川说着挂断了电话,打开了电脑。
第一次,孟川如此的雷厉风行。
很快,远在大洋彼岸火箭公司的很多高层都集齐了。
特别是火星基建部,和火星生命改造部,全都到齐了。
这是火箭公司这两年才成立的两个部门。
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他们的主要研究的方向和“火箭”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火星基建部,只负责针对火星的环境,进行针对性的建筑材料研究,建造技术研究和能源供应系统研究。
而火星生命改造部,研究的就火星生命的改造,和火星氧气的生产和分解等等。
很快会议室里,高管们刚坐稳,孟川的投影就出现在了巨大的投影屏上。
“煤田有了,建材原料有了,水也有了。”
孟川的声音斩钉截铁:
“我要在火星建个‘前哨站’,先搭个能住人的城堡,再建工厂,一年内必须能自己产钢筋水泥。”
航天部总监有些为难地开口:
“孟总,运输是个大问题,星舰一次顶多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就建中转站。”
孟川打断他:
“在地球和火星之间,建一个太空中转站,一百艘星舰轮着跑,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能运多少运多少。机器人负责挖煤烧窑,机器狗运材料,无人机接着探矿,人在地球远程指挥就行。”
孟川顿了顿,继续说道: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氧气的问题。火星生命改造部说说你们的看法!”
孟川只负责策略的制定,但具体的科学性的问题,还得征求在场专业的科学家。
“孟总,火星上的氧气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产生。这是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解反应,分解出氧气和碳,这是火星氧气的自然来源之一,但产生的量非常少。”
“第二个是火星表面的一些矿物,如氧化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少量氧气。”
“我们想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只能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通过电解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氧气和燃料。”
“氧气电解设备我们已经研发出来了,主要是利用太阳能驱动,但是制氧效率较低。只能满足三五个人的消耗所需。”
“除非是运输大量的制氧设备,但是,我们目前的制氧设备较大,重达百吨,运输的难度……”
“暂时够了。”
生命改造部的负责人还没说完,孟川便是打断道:
“先不惜代价运送两台过去,一台主机,一台备用。我们前期也只需要三五人长期在上面就可以了。”
“你们继续研发,一个是轻量化,一个是高效化。重点是藻类的研发。机器制氧只是过渡,生命制氧才是主要研究方向。”
“是,孟总!”
生命改造部的负责人点头答应道。
“基建部,说说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