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与俱乐部方面展开了一场无声的博弈。最终,在市局高层亲自出面协调,并签署了最严格的保密协议后,俱乐部才在万般不愿中,交出了过去一个月内,所有涉及赵坤杨出现过的公共区域的监控录像。
录像被送回专案组时,已是深夜。
庞大的数据流,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被导入分析系统。林纾和李佳坐在屏幕前,双眼紧盯着那些高清的、记录着奢华与秘密的画面。
监控画面里的“君临会”,是一个与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厚重的红木家具、绵软的手工波斯地毯、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水晶吊灯,空气中仿佛都飘浮着雪茄的醇香和威士忌的芬芳。会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真皮沙发上,低声交谈,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与自信。
赵坤杨的身影,很快出现在了画面里。他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在那些气场强大的大人物面前,他总是微微躬着身子,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甚至可以说是谄媚的笑容。他不像会员,更像个随时等待吩咐的下属。
专案组将所有赵坤杨出现的片段都剪辑了出来,加速播放。他们看到,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赵坤杨来过俱乐部七次。而其中,有五次,他都是在和同一个人见面。
那个人,坐在雪茄吧最深处的角落里,光线昏暗,只能看到一个轮廓。他总是背对着主要的监控摄像头,显得十分警惕。
“就是他!”李佳指着屏幕。
这一次,他没有背对所有的摄像头。另一个角度的辅助监控,捕捉到了他的侧脸。尽管有些模糊,但已经足以进行人脸识别。
技术员迅速截图,将那张侧脸导入系统进行比对。几秒钟后,一个清晰的身份档案,伴随着一张标准的证件照,弹了出来。
王建穆,42岁,宏远集团董事长。
林纾的命令,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在市局的深夜指挥中心内激起了滔天巨浪。针对宏远集团董事长王建穆的立体式调查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悄然张开。
经侦支队的老搭档没有让他失望。借助强大的金融监管系统,一张关于宏远集团与赵坤杨之间资金往来的隐秘脉络,被迅速勾勒出来。
“找到了!”凌晨四点,一直负责梳理账目的李佳,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她指着屏幕上一条被标记为高危的资金流向,对身旁的林纾说:“林队,你看。三个月前,宏远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以‘港口服务咨询费’的名义,向一家在海外注册的皮包公司支付了一笔整整五百万的款项。而那家皮包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赵坤杨。”
五百万。这个数字,像一把钥匙,瞬间解开了缠绕在赵坤杨之死的迷雾。
“这不像是封口费,”林纾的目光锐利如鹰,“更像是启动资金,或者是……赵坤杨用来要挟的筹码。”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我们的调查启动后,赵坤杨感到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