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短暂而急促的键盘敲击声,显然也被这个消息的严重性所震惊。
李佳继续有条不紊地下达请求:“我请求指挥中心立即派遣刑侦技术勘查人员、法医到场预备。同时,请务必通知经侦支队的同事,我们需要赵坤杨最详细的社会关系和近期动向报告。对,立刻!”
挂断电话,她深吸了一口混杂着焦糊味的空气,眼神中的冷静又增添了几分凝重。这一通电话,意味着案件的性质已经从“意外火灾”升级为了“重大刑事案件嫌疑”,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从此刻开始,以这个燃烧的窗口为中心,迅速张开。
与此同时,林纾已经化身为一台冷静的信息收集器。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壮观的火势上,而是像雷达一样,在周围惊慌失措的人群中来回扫视、筛选。他知道,最原始、最真实的信息,往往就藏在这些第一目击者的七嘴八舌之中。
他走向了那位最先提供信息的胖阿姨,她的丈夫正给她披上一件外套,她还在不停地拍着胸口。
“阿姨,您刚才说的‘巨响’,能再描述一下吗?”林纾的语气温和,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是在看到火光之前,还是之后?”
“之前!绝对是之前!”胖阿姨斩钉截铁地说,“声音可大了,‘砰’的一声,我们家窗户都跟着震了一下!我当时就跟我老头子说,是不是谁家煤气罐炸了……然后过了大概……也就半分钟不到吧,我就闻到烟味,再往外看,老赵家那个卧室的窗户,红光就‘呼’地一下窜出来了!”
林纾的瞳孔微微收缩。先有巨响,再起大火。这个顺序非常关键。
他又转向一个举着手机拍摄的年轻人,对方的屏幕上正播放着火势初起的视频。“小兄弟,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拍的?”
“火刚烧起来我就拍了,”年轻人把视频倒回开头,画面中只有一股浓烟冒出,随即一道亮橙色的火光闪过,火势才骤然变大。“喏,警官你看,先是烟,然后突然就亮了,跟闪光灯似的,接着火就起来了。”
两种略有出入的说法,但都指向了火灾的突发性极强。林纾的思绪飞速转动,他走到单元楼下,刻意避开上方可能掉落的碎玻璃,仔细观察着1101室的阳台和所有窗口。他问身边一位看起来是本楼住户的老大爷:“大爷,着火之后,您看到有人从1101室里出来吗?或者……有没有人从楼道里跑下来?”
老大爷摇了摇头,心有余悸地说道:“没啊!根本没人出来!这火烧得这么邪乎,要是有人在家,早该跑了不是?”
没有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