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官人 >第十二章 无为有处有还无

第十二章 无为有处有还无(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市长大人蛊真人宿命之环诡秘之主大王饶命一醉经年神秘复苏轮回乐园离婚之前我的治愈系游戏

更何况他毕竟看过后世许多大家的理论,其中总有一些振聋发聩,超越时代的思想,反而让林黛玉觉得十分新鲜。

不过贾雨村发现林黛玉不是好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儿,还时不时的瞟自己两眼。

一副欲言又止,似笑非笑的表情,一点也不尊师重道,和第一次见面时截然不同。

不过贾雨村心里也没底,不敢严管课堂纪律,俩人一个心不在焉地教,一个心不在焉地学,倒也平安无事。

过了几日,林如海拿着一张中旨和一个腰牌来找贾雨村,眉宇间似喜似愁。

“雨村兄,朝廷批复了我的奏折。当今下了中旨,说你协助破案有功,准恢复官身。

暂以巡盐副使的身份回京复命,待入京后代我面圣,详述此案根由,之后再行正式授职。”

贾雨村接过腰牌,是一块玉石所制,十分精巧,正面刻“御史台”,反面刻“巡查”,上无品级,便知是朝廷临时灵活委派所用。

巡盐史本无副使,朝廷给这个名号,自然是为了让他回京替林如海汇报时能名正言顺。

贾雨村拱手:“林公恩情,贾雨村铭记于心。他日必当厚报。护送小姐之事,自是义不容辞。

只是进京之前,我想把月如送回家中。她照顾我多日,我自当言而有信。”

林如海诧异道:“以弟观之,月如姑娘对兄颇有情义,何不携之入京,也好照顾一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雨村淡然道:“江南与京城,一南一北,千里之遥。故土难离,何必强人所难。”

林如海默然点头,觉得贾雨村当真是君子之风。当今世上,谁会如此在乎奴仆的心思感受?

便是自己,自认忠义仁厚,却也只是对奴仆生活上宽松一些罢了,哪有心思去考虑她们愿或不愿?

转念又想到女儿同样未离开过江南,如今千里奔波,寄人篱下。

虽然岳母必然疼爱,终不如父母身边自由随意,女儿心思又重,难免受些委屈,不禁又是一阵心酸。

“雨村兄,若你能在京为官,可多照拂小女一二。小女心思虽重,对你却颇有敬重的。”

贾雨村正色道:“这无需林公多言,林公一家待雨村犹如家人,雨村岂敢稍有忘怀?”

林如海发了会儿呆,忽然想起什么:“兄若要送月如姑娘回家,水路刚好路过姑苏。

内子葬在姑苏祖茔内,小女一直想回去扫墓,我都不得分身。

这一去山高路远,不知几时才回,可顺路带小女回去先扫墓,再沿水路上京便是。”

贾雨村点头,招呼张月如收拾东西。张月如表情怅然,不知悲喜,只是默默收拾。

另一边林黛玉洒泪辞别林如海,带着雪雁、王嬷嬷一同上路,坐在后船上。

盐捕捕头铁奎,正好要请假回京探亲,林如海顺水推舟,让他带上几名盐捕一同护送。

贾雨村本来提议让那两个功夫好的长随跟一个去,但两个长随都说伤势未愈,不便出行。

林如海也不勉强,贾雨村身为客人,更是不会说什么,只是和林如海相对一笑,不再提及。

时已初冬,寒风瑟瑟,林如海站在码头上,看着两艘船越去越小,心中一片凄凉。

公门一入深如海,细雨村前望旧台。飞鸟林中无玉带,金钗何必雪里埋。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粱肉满仓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红楼大官人北军悍卒我,大明天子,打钱!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风起宁古塔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