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满志的小本义信,面对现在的第113师团的根底,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他心里非常清楚,此时的这个师团,和当初的第 13 师团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完全没有可比性。
要知道,第 13 师团的兵员整体年龄都在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士兵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作战技巧还是身体素质,都处于巅峰状态。
然而,如今重建的第 113 师团却大不相同。
这里的士兵,都是由那些已经退役的老兵重新征召入伍的,他们的平均年龄竟然已经达到了四十岁!
更让人担忧的是,那些少尉以上的军官们,年龄都快接近五十岁了!这样的年龄,无论是战斗素质、素养,还是精神和体能,都早已过了巅峰时期。
说他们是二流兵团,其实一点都不冤枉他们。
尽管如此,这些老兵们却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们心中燃烧着一股不服输的火焰,一心想要报仇雪恨。
正是这股强烈的信念,才支撑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
原本,小本义信心中还有些忐忑不安。他担心自己所在的第 113 师团,会被冈村宁次司令官轻视,被当作二等师团来对待,作为守备师团,不再给他们作战雪耻的机会。毕竟,与其他师团相比,他们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结果没有想到,冈村宁次慧眼识珠,他一眼就看中了这股不服输急于报仇的师团本质。知耻而后勇,哀兵必胜,这何尝不是用兵之道?
在这场激烈的会战中,他们被委以重任,成为了战场主力中央突破的核心力量。
这不仅是对他们实力的认可,更是一次展现他们不老雄风的绝佳机会。他们肩负着为原师团报仇雪恨的使命,每个人都充满了斗志和决心。
为了不辜负司令官的重视与栽培,小本义信和他的部下们,这次可谓是拼尽了全力。
在战斗中,他们表现得异常勇猛,毫不退缩,处处奋勇争先。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再次展现了第13母师团那令人畏惧的雄风。
一路势如破竹,高奏凯歌,节节胜利。面对国府军的防线,如摧枯拉朽般迅速突破,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国府军在他们的猛烈攻击下,转瞬之间便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在这股士气的鼓舞下,令人惊讶的是,小本义信率领的第113师团,竟然超越了与他们相互配合的第16师团。
他们的表现如此出色,以至于将第16师团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这一成绩不仅让小本义信倍感自豪,更让整个师团的官兵们士气大振,进攻的势头愈发凶猛。
当时的小本义信坚信,凭借着这样的士气和战斗力,他们一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冲到指定的终极目标。
他渴望夺得这次会战的头功,让自己的师团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主力师团之一,令人瞩目。
但打着打着,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并非仅仅源于体能的过度消耗,更重要的是他察觉到自己的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原本的后勤补给是充足且有盈余的,这使得士兵们能够饱腹,从而更有力量去战斗。
然而,不知何时起,送到他手中的补给量却逐渐减少,先是只能达到七成,而后更是缩减至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