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奉天殿,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砖地面上,
映得盘龙柱上的金龙鳞甲泛着冷光,
却压不住百官间微妙的气氛,
明承恩坐在龙椅上,眼底藏着按捺不住的期待,
这是他登基一年来,
第一次有机会将国本有继的消息昭告天下。
“陛下。”
礼部尚书陈文轩率先出列,手里捧着奏疏,绯色朝服在晨光里格外鲜亮,
“柳嫔娘娘身怀龙裔,已逾半月,按《大乾集礼》,
当择吉日昭告天下,布告四方,以安民心、固国本。
臣已拟好昭告文书,请陛下御览。”
他说着,将奏疏递给内侍,目光扫过百官。
明承恩接过奏疏,指尖刚碰到纸边,就听得殿外传来一声沉稳的咳嗽,
英国公张远缓步出列,他已年过花甲,白发用玉冠束着,
“陛下,臣有异议。”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静了下来,
连香炉里的烟气都似停了一瞬。
明承恩捏着奏疏的手顿住,眉头微蹙:
“英国公,此乃天大的喜事,为何有异议?”
张远躬身行礼,声音苍老却清晰:
“陛下,臣非是反对娘娘怀龙裔,实乃为国本计。
古往今来,龙胎前三月最是不稳,
前朝时,曾有贵妃早昭龙胎,后竟失了,反惹得朝野动荡。
柳嫔娘娘入宫尚浅,
如今龙胎初显,不如待满三月,太医院确认安稳后再昭告不迟。”
他说着,余光扫过站在右侧的几位勋贵,
几人立刻上前一步,齐声附议:
“英国公所言极是,臣等亦请陛下暂缓昭告,以稳龙胎、安朝野。”
这一幕让明承恩脸色沉了几分。
这些勋贵平日里对他的旨意多是附和,
今日却集体反对昭告喜事,理由虽冠冕堂皇,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怪异,
若真是为龙胎安稳,私下进言即可,何必在朝会上公然反驳?
他看向站在武将列首的林青,眼神里带着几分询问。
林青站在那里,朝服衬得他身形挺拔,脸上没什么表情。
“陛下,英国公与诸位大人所言亦有道理,龙胎关乎国本,确需谨慎。
不如就依诸位大人之意,待柳嫔娘娘孕满三月,
太医院再行诊脉确认后,再昭告天下不迟。”
他这话一出,明承恩心里的疑虑稍缓,两方都这么说,倒像是自己多心了。
他点了点头,将奏疏放回案上:
“既如此,便依英国公与靖国公之意,暂缓昭告,
陈尚书,你且将文书收好,待日后再用。”
陈文轩虽有些不甘,却也只能躬身应道:
“臣遵旨。”
朝会散去后,百官陆续退出奉天殿,
林青刚走到殿门口,就听得身后有人唤他:
“大人,留步!”
他回头,见京兆府尹武彦哲快步追了上来。
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疲惫,眼睛却亮得惊人,手里攥着一卷纸,像是有急事。
“武大人,何事?”
林青停下脚步,示意身边的亲卫退远些。
武彦哲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
“靖国公,此事蹊跷,下官查到些关于陈禄的线索,需与您私下说。”
林青心里一动,点了点头:
“随我回都督府。”
半个时辰后,都督府偏厅里,
窗纸被阳光照得透亮,桌上摆着一壶刚泡好的龙井,茶烟袅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