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面,面对众多大臣的弹劾,他也不得不有所顾虑,
尤其是想到自己作为皇帝,大权旁落,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陛下,靖国公此举实在是过分。”
赵德海见时机成熟,也站了出来,说道,
“他虽有一片为国为民之心,但行事太过鲁莽,不考虑后果,
如今他以武犯禁,在朝堂之上无人可制,
长此以往,朝廷威严何在?陛下权威何在?”
明承恩沉默了片刻,说道:
“那依诸位爱卿之见,该如何处置?”
“陛下,臣以为应先暂停靖国公职权,让他暂时交出手中事务,等待调查清楚再做定夺。”一位大臣说道。
“陛下,不可啊!”
陈文轩突然站了出来,说道,
“如今国难当头,正是需要靖国公的时候,若此时停他职,谁来解决眼前困境?难不成朝廷能变出粮食?”
“陈尚书,你这是在偏袒靖国公。”
赵德海冷冷地说道,
“如今证据确凿,靖国公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朝堂动荡,若不加以处置,如何服众?”
“赵大人,所谓证据不过是些传言罢了,并无真凭实据。”
陈文轩反驳道,
“靖国公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我们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身穿绯袍的海岳也上前一步,沉声道:
“靖国公在民间颇有贤名,朝廷若是听信谗言,百姓们恐怕会对朝廷心生不满。”
一时间,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
明承恩坐在龙椅上,感到一阵头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忙忙地跑进朝堂,跪在明承恩面前,说道:
“陛下,靖国公求见。”
明承恩听了,心中微微一动,说道:
“宣他进来。”
很快,林青大步走进朝堂,他身姿挺拔,眼神坚定,身上散发着一股威严气息,
年轻的眸子来回扫视,一众大人不敢与之对视,纷纷低下脑袋。
他走到朝堂中央,躬身行礼道:
“陛下,臣有本奏。”
明承恩看着林青,说道:
“靖国公,有何事要奏?”
靖国公直起身来,扫了一圈朝堂上的大臣,说道:
“陛下,近日臣听闻朝堂之上有人弹劾臣以武犯禁,在朝堂之上肆意妄为。
臣今日前来,就是要向陛下和诸位大臣澄清此事。”
“靖国公,你还有何话可说?”
赵德海冷冷地说道,
“如今证据确凿,你还不认罪吗?”
林青冷笑一声,说道:
“赵大人,所谓证据不过是些无稽之谈罢了。
我之所以对那些豪族动手,是因为他们藏匿武者,私囤粮草,
在国难当头之际,却不肯为朝廷出力,
此举是为了朝廷和百姓,并无半点私心。”
“林青,你休要狡辩。”一位大臣说道,
“你以武力威胁各家,这就是不争的事实。”
林青看着那位大臣,说道:
“若不用些强硬手段,那些人岂会轻易交出粮食?
如今各地灾情严重,百姓冻饿而死,这位大人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