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安起了身,他也知道,自己在这里,人家有些话不太方便说。
“恭送王上。”拓拔那将头低下。
贾平安离开,大帐中其它黑卫也随之一起离开。剩下的赤温看向拓拔那问着,“国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哎,说来话长,我与你慢慢讲吧。”拓拔那在接下来,就把胡骑对秦军,屡战屡败的事情都给讲了一遍。除了贾平安是上仙的身份之外,其它的都没有遗漏。
听得赤温是脸色越来越难看。
本以为,与单于的主力汇合之后,胡骑就会重新雄起。
现在看来,连单于都不是秦军的对手,都在损兵折将之下,不得不离开晋州之地了。
这么说来,自己若是不投降的话,怕是今天晚上,小命就会不保了。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的选择。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他带来的那一万多胡骑,也应该是被监视起来了。
自己与军队失去了联系,现在就算是反抗也没有了本钱。
而且,他为何要反抗呢?
连国师和额尔吉将军都投降了,这般看来,秦军应该对他们胡人不错。
在哪里不是活?
跟了秦兵,就不用在与其为敌,这就等于是解了自己的心魔。
赤温投降。
不仅他投降了,连带手下一万多胡骑也跟着投降。
没说的,黑骑卫继续扩军。
这个时代,骑兵的多少就可能会直接决定着你的话语权有多少。
一名普通的士兵,想要从步兵成为骑兵,过程可是极为的艰难。
其中,学骑马的过程是最简单的,往往有足够的战马情况下,两到三天便可。但要想学会在战马上挥舞战刀,或是持枪突刺,那需要的时间就长了。
倘若是还要求精湛的马术,比如双手持械,靠身体控制战马;又或是将身体伏于马腹之地躲避弓箭,还要求在战马的行运当中行进,那难度就太大了。
每一名骑兵,培养起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都让人望而止步。
这就是为何大凉虽小,人口虽少,还可以成为上三国的原因之一。
又有一万多精锐胡骑的加上,最终仅是贾平安所带的黑骑卫,经扩充之后,人数就达到了十万。
晋州北地之战,历时三四个月,收获还是很大的。
不仅全数收复了之前被胡骑所占的城池,还历练了军队,预备役人数减少的同时,是辅兵、秦兵和黑骑卫人数的增加。
目标达成,完颜邪带兵退走,贾平安的目光终于可以向后看去,看向辽城郡方向。
辽城郡。
李恒带军退守于此。
从阳县退回到辽城郡,这是李恒私自的决定。
相比之下,阳县城高不过一丈五,想要坚守,困难重重。
辽城做为郡城,城高足有两丈二,虽远不如涞水关那般的雄伟,但与其它城池相比,也算是高大了。
这也是晋州的普遍现像,安逸太久了,城池都不名够高大。不像是北境三州,贾平安有水泥可以将其加固,一般的城池高度都达到了三丈,重要城池,更是达到了四五丈。
退到辽城,李恒就知道不能再退了,一边向贾平安和冯大勇报信,通告这边的情况,一边下令准备防守城池的各项物资。
四万秦军,每天都在忙碌着,直到三天之后,大夏军兵临城下。
出发晋州的时候,贾平安就曾向全军说过了奖励计划。
杀一名胡骑百两银子。
那是因为胡骑的战斗力强,不好对付。
但大夏军的战力就远远不如了,尤其一些大夏步兵,都是为了战争新招募而来,就是手中多了一把武器,本质上与寻常百姓并没有什么区别。
与这样的人打,当然不会有太高的奖励,但杀敌一人得二两银子,还是会让人心动的。
奖励不那么高了,但难度也随之而降低了。
为此,当大夏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守城的秦军不仅不慌,相反一个个是斗志昂扬。
无它,来的这些人在他们眼中,那就是白哗哗的银子呀。
城下的大夏军呢,对此一无所知。
他们由始州而出,抢秦军一步,先到了宁天城,跟着秦军就到达了仙平城。
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
秦军要求大夏军退出宁天城,按照夏光帝诏书所说的,晋州现在已是秦王之地,其它人在未经允许的前提下,是不能在这里驻军的。
大夏军,也有他们的办法。
比如说这一次随同征北将军田星洲而来的,还有一位叫柯德鸿的人。
柯德鸿,柯氏族长。
柯氏祖辈一直生活在辽城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