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
财政部大楼一间装饰典雅的办公室里,财政部长沃特·施密特的首席副手,卡尔·穆勒,正在整理一份即将提交议会审议的《未来产业创新补贴法案》草案。他年轻有为,被视为施密特的左膀右臂和未来接班人。
下班后,穆勒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习惯性地走向国家歌剧院,他不仅是财经官僚,更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业余钢琴家,偶尔会在歌剧院的小排练厅练习。
今晚,当他弹奏完一首贝多芬的奏鸣曲时,空荡的排练厅里响起了孤独而礼貌的掌声,穆勒一惊,回头看见一个东方面孔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时坐在了后排角落。
“精彩的演绎,穆勒先生,尤其是第二乐章的处理,充满了……克制的激情。”男子用流利的德语说道,微笑着走上前。
“您是?”穆勒有些警惕。
“一个仰慕者,您可以叫我‘李先生’。”男子递上一张名片,只有名字和一个邮箱地址。
“我对德国的未来产业政策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对像幻神这样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不知为何在草案的补贴名单里评级似乎不高?”
穆勒脸色微变:“李先生,这涉及内部评估,我不便……”
“当然,当然。”李先生笑着打断他,语气依然温和道:“我只是觉得,或许某些评估标准……稍显陈旧了!比如,过分看重本地研发比例,而忽略了技术引进和整合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效应?据我所知,经济部的专家们内部也有类似争论。”他看似随意地说出了几个经济部内部反对派专家的名字和他们的观点。
穆勒的心跳漏了一拍,对方知道得太多了。
李先生靠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只是在讨论音乐:“有时候,一点小小的修改,比如调整一下技术来源的权重系数,就能让旋律更加和谐,更能顺应时代的潮流,这对德国,对大家,都是好事。”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穆勒一眼,沉声说道:“您女儿在海德堡大学的医学院,成绩非常优异,未来可期。”
穆勒的身体瞬间僵硬了,对方不仅知道政策争论的细节,还提到了他远在异地的女儿!
李先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拍了拍斯坦威钢琴的琴盖,发出低沉的回响:“好琴需要知音,好政策也需要有远见的人来推动,期待听到更和谐的‘乐章’,穆勒先生。”
说完,他微微颔首,悄然离去。
穆勒独自站在空荡的排练厅,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看着那份放在琴谱架上的法案草案初稿,手指微微颤抖。
几天后,草案中关于“国际技术合作集成度”的评分权重,被悄然调高了5个百分点,这微妙的5%,足以让民心系在德国的子公司脱颖而出。
南美洲,哥多维亚共和国。
总统大选进入最后一周的白热化阶段,民意调查显示,对华强硬派候选人,前陆军上将卡斯特罗,领先优势明显。
他不断在集会上抨击现政府“将国家卖给外国资本”,尤其点名批评民心系在当地的基础设施投资“别有用心”。
他的对手,现任总统的副手桑切斯,竞选团队一片愁云惨淡。
投票日前七天,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
首都最大的报纸《哥多维亚时报》的总编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对方提供了一个云端存储链接和密码,只说了一句:“这是给卡斯特罗将军的‘退伍礼物’。”
总编疑惑地打开链接,里面的内容让他震惊得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数十份清晰的银行转账记录、房地产交易合同复印件、甚至还有几段模糊但能辨认出主角的监控视频——全部显示卡斯特罗将军及其家族成员,在过去十年间,通过秘密离岸账户,收受了来自国际军火商和毒枭集团的巨额贿赂,并用这些钱在迈阿密、西班牙购置了豪华地产。
证据链完整,逻辑清晰,几乎无法伪造。
总编冷汗直流,他知道这东西一旦发出去,就是一场足以颠覆国家政坛的海啸,他试图追踪信息来源,却石沉大海。
经过一夜痛苦的挣扎和与报社高层的紧急会议,在新闻伦理和爆炸性新闻的巨大诱惑(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压力)下,《哥多维亚时报》在周六头版头条刊出了这枚重磅炸弹。
舆论瞬间爆炸。
卡斯特罗阵营措手不及,试图否认和反击,但证据太确凿了,支持者们目瞪口呆,反对者们欢呼雀跃。
周一,就在卡斯特罗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试图做最后辩解之前一小时,一段新的、更加不堪的视频被匿名发布到了网上,涉及他和某些不法商人的私下交易,内容极具侮辱性。
当天下午,曾经意气风发的卡斯特罗将军,面容憔悴地在电视上宣布,因“个人原因”和“不愿国家陷入分裂”,退出总统竞选。
他的政治生命彻底终结。
桑切斯阵营奇迹般翻盘,而就在他当选后不久,哥多维亚国会顺利通过了此前争议巨大的、允许民心系参与全国电网升级改造的法案,没有人再提“别有用心”四个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深瞳的操作,精准、冷酷,一击毙命,仿佛只是弹指间拂去了棋盘上一颗不听话的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