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奇谭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市长大人蛊真人诡秘之主妻子的秘密离婚之前黎明之剑全职法师神秘复苏牧神记轮回乐园

“东君,此间便是明德山院了。”身穿倪俊明光铠的内府中郎将之一,也是南海嗣君的堂侄梁嗣原,指着远处占据小丘之上的建筑群,恭声禀报道:“儿郎们具已准备听到刚,就等您一声令下全力发动。”

“邸下,不敢想瞒,这明德山堂,乃是广府境内的六大书院之一,历代门人生徒众多,以良才辈出称着。”在旁的殿中内史梁博义,却是低声介绍道:“无论是公室臣属,还是诸侯外藩,都有深厚渊源。”

按照他的说词和解释,这处大型书院明德山堂,最早同样源自百年大征拓初期的产物。乃是为了满足早期的征拓联军,镇压和治理新拓之地的人手不足,而由士民豪商捐赠、扩建的第一批民间学府之一。

为此,最初的创办者买下一整座山头。又专门以重金和优厚礼遇,从北地的河洛、关学、西学等流派;请延多名当世儒者名师、治学大家,充任山长、会讲、监院、辅理、乃至主讲、教授、助教等司职; 因此早在建立之初,就成为朝廷旌表,乃至梁公题名的治学典范。虽地位比不过公室官学,却也是两岭数以百计书院、馆学中,引领一方风气的一时翘楚;位列六大书院之二,与众多诸侯藩家关联紧密。

“那又如何,难道就可因此置身事外了么?”江畋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挑眉道:就见他连忙躬身道“外臣不敢,外臣只是以为,其中生徒、教师众多,未必都是涉及附逆作乱之辈,或可细加甄别之。”

“那也要他们肯全力配合,才有那么一线转机啊!”江畋微微一笑到:好在现在属于冬季,绝大多数生员都已经返乡或是离校了;因此,在本地城坊的名录上,只剩下数百名教职人员,及其相关辅助杂役。

随着叫开大门的军士,横冲直撞的涌入其中,被从各处惊扰起来,又呼喝着聚集到了中庭的大礼堂前。其中不乏十几位当地的大儒、拥有品阶的学官、享誉地方的名士;但在公室权威面前也只是俯首之。

但江畋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就转头问道:“全山堂上下,所有的人都在这里了么?”这时候,被引上来拜见的书院师长中,领头穿着复古式峨冠博带的儒雅长者,主动开口道:“参见邸下,都在此处了。”

“山堂左监院、壬申明经科博士古肆元,奉命当值山堂。”自我介绍之后,他又礼数毕尽、声音洪亮的继续行礼道:“敢问邸下何以兴兵至此,山堂之中素来治学严谨,风气肃正,公室、诸侯皆有口碑。”

“那你确定,山堂内的所有人,都在此处了么。”然而,原本还有些隐隐回护的梁博文,却是再度对他强调道:同时,用一种郑重其事又别有含义的隐晦眼神,扫视过他身后一干本地教职高层的各色面孔。

“自然……都在此处了,”监院古肆元不由语气一顿,却又继续强调道:“在册师长、教员七十八员,留院的本地生徒二百五十三人,别院交换的生徒三十七人,游学自此的士子,杂役仆工一百四十一人;”

“或许,远不止如此?”这时的教职人员中,终于有人开口道:随即在众人的注目之下,一名方巾斓衫的教授主动出列,对着古监院提醒道:“左监,您似乎忘却了山堂之后,大藏书院内的那位贵客了。”

“那位?”古监院不由一愣,随即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到:“方知允,方教授,那位贵人,又是何时返回山堂了,吾怎么不晓得呢?”方教授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和为难,又平静无波道:“就在前几日光景,”

“左监或是忘了,这位贵人的家门,可是与山堂渊源匪浅,”这时,又有人顺势附和道:“无论是内里多处堂舍,或是历代增扩的地面,都是贵人家门舍出。因此世代山堂后山,就有贵人停居一席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红楼琏二爷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农门状元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