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步出列,走至殿中,对着御座上的耶律德华,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之礼。
“启禀陛下。”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
“草原既定,内乱已平,北莽国祚,稳如泰山。臣,才疏学浅,德行浅薄,窃居高位,已是惶恐。”
他微微一顿,抬起头,目光清澈。
“臣,请辞摄政王之位,还政于陛下。恳请陛下,恩准。”
轰!
这几句话,仿佛一道天雷,在紫宸殿内轰然炸响。
岳嵩等武将,满脸错愕。老丞相萧文远,手一抖,几根胡须都被自己揪了下来,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还政?
在这种权势滔天,威望达到顶点的时刻,他竟然要……还政?
这不合常理!这不合人性!
御座之上,耶律德华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没有陈凡的北莽,会是怎样一副光景。那些被赏赐的将军,那些被软禁的贵族,那些潜藏在暗处的野心家,会在瞬间,将他连同这新生的帝国,撕得粉碎。
“太师不可!”
耶律德华几乎是冲下了御座,一把扶住陈凡的手臂,声音里甚至带上了哭腔。
“太师何出此言!北莽不可一日无太师,朕,更不可一日无太师啊!您若离去,朕这龙椅,如何能坐得安稳!”
他言辞恳切,泪光闪烁,既是发自肺腑的恐惧,也是一场帝王必须学会的表演。
陈凡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陛下已是圣明之君,亲掌大权,方能名正言顺,令行禁止。臣若久居摄政之位,于陛下威望有损,于国体亦是不合。”
“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君臣二人,一个坚辞,一个力挽,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的“推让”大戏。
最终,在耶律德华几近哀求的姿态下,这场“拉锯”有了结果。
陈凡,不再担任“摄政王”,但保留“太师”之位,超然于百官之上,可随时入宫议事,有监国之权。
同时,成立内阁,由老丞相萧文远与大将军岳嵩,一文一武,共同执掌日常朝政。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陈凡以退为进,不仅博得了“淡泊名利”的贤臣美名,让耶律德华对他愈发敬畏依赖,更将自己从繁琐的政务中彻底解放了出来。
当夜,太师府,观星阁。
陈凡独自一人,凭栏而立。北莽的夜空,星河璀璨。
他将一枚黑隼铁令,随意地在指尖抛动着,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
北莽这片新手村,已经刷完了。
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宫阙,越过连绵的阴山,投向了那片更为广阔、也更为精彩的南方大地。
“徐凤年……不知道你走到哪一步了。”
“这场寻宝游戏,下一个宝箱,该在你身上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