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的罪名是永远都安在了她的头上,她永远翻不过身了。
“孟京棠,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白兰芝的案子宋凝找律师打听过,最多判个十年,再加上她主动报警、年纪大了,认错态度良好,估计能落得个减刑,说不定做个几年牢就出来了。
又怎么能够弥补她这些年在宋家遭受到的那些屈辱。
她们母女两个就注定一个后半生躺在病床上,一个就只能在监狱里度过。
孟京棠没什么耐性,直言道:“宋苒到底有没有绑架你,你心里最清楚。”
她也是有些关心则乱了,失去了思考的理智。
宋凝抓着她话语中的漏洞,冷笑着挑衅道:“我不清楚啊,我怎么会清楚呢。”
“她有没有绑架我难道不应该是她心里最清楚吗,你这么坚持地认定宋苒没有绑架过我,难道你比她还要更清楚?”
宋凝最会的就是颠倒是非、胡搅蛮缠,孟京棠说不过她,也懒得跟她掰扯。
却听见她又继续说道:“孟京棠,你真的了解过你的好姐妹宋苒吗?”
当初,所有人都认定是宋苒绑架的她,偏偏不管她怎么证明,孟京棠就是不相信,处处给她使绊子、为难她。
她是真的很好奇,孟京棠凭什么这么相信宋苒。
孟京棠坚持道:“宋苒不可能绑架你。”
她确实有这个动机,但却没有这个时间。
准确地说,是绑架案发生的时间不对。
宋苒出事的前一天,也就是沈听澜约她出去见面的那一天晚上。
临出门前,宋苒还暗示过她沈听澜约她出去的意图。
如果沈听澜真的打算在那一天晚上和她表白,宋苒提前就知道了的话,她是绝对不可能会在那一天去破坏沈听澜的表白。
如果那个时候她已经让人绑架了宋凝,也绝对不可能给她打电话,更不可能在电话里和她说那些话。
沈听澜又是在孟京棠过去找他的路上,临时接到了电话才中途离开的,连打个招呼的空闲都没有。
事情发生的前后时间线根本不对上。
宋凝却在事情发生后一口咬定是宋苒绑架的她,本身就是最大的栽赃陷害了。
况且唯一的指向性证据是绑架犯手机里和宋苒的大量通讯记录。
只是想要以宋苒的名义去办一张电话卡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再加上,宋苒后面给她打过一个电话。
只是她没有接到。
现在仔细回想,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宋苒就已经出事了。
不过,这些也都是孟京棠的推测而已。
以她和宋苒的关系,即使她解释了,别人也不会相信的,只会以为她是在袒护、包庇她。
宋凝却并不清楚这些。
她不知道沈听澜要在那天表白,更不知道宋苒那天给孟京棠打过电话,也不知道宋苒在电话里到底和孟京棠说了些什么。
于是脱口而出地追问道:“为什么不可能。”
然而……
人在得意的时候,总是会露出马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