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
棒梗打了个喷嚏,刚才还生龙活虎,一下子蔫了。贾张氏瞧着情况不对,摸了一下头。
“淮茹,棒梗额头好烫!”
秦淮茹伸手一摸,
“不好,棒梗发烧了!恐怕是落了水,受了风寒。”被婆媳二人恶狠狠地盯着,贾东旭如芒在背。
“东旭,你这不争气的东西。再敢碰棒梗一根手指头,给我滚出家门!”
贾东旭一声不吭,埋头搓衣服。
所谓一鼓作气,再则衰,三而竭,他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只能任人拿捏。
多废一句话,会被撵走。
“傻愣着干嘛?”
贾东旭挨了老娘一脚,“快去找傻柱借车,送棒梗去医院。”
“好。”
贾东旭如蒙大赦,麻溜地跑了。很快,又气呼呼地回了家,“妈,傻柱不借!”
“他凭什么不借?”
贾东旭看向秦淮茹,“说是怕误会,影响他娶媳妇。”
“那个傻柱,都是什么时候了,还敢嘴贫!”贾张氏恼火了,抱上棒梗冲去何家。
不一会儿,
贾东旭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带抱着棒梗的秦淮茹去了医院。
何大清:“傻柱,你不是说在搭理贾家人,是狗吗?”
傻柱:“旺,旺,旺.......”
何大清......
又是一年,秋。
“唉,今年北方旱,南方涝,二十一个省份受了灾,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三大妈和几个大妈唠嗑。
“谁说不是呀,头几年,我定量三十斤,现在降到十九斤,打了六折了,腿肿得厉害,去医院治病,那医生不开药,给我开了一张营养票,那碗肉丝面真好吃。”
“我家老刘,那是轧钢厂的七级工锻工,以前,定量最高有四十多斤,现在降到了三十斤,人瘦了一圈。”
“等一下,你找哪家医院看的营养票?我也去。”
“算我一个。”
“我也去,现在有钱也买不到粮,鸽子市粮食死贵,死贵......”
一群大妈朝院外走去,经过李家,看到李子民躺在门口摇椅上,有气无力。
“李厂长,我们去医院看病,一起去吗?”
三大妈讨好道。
在李子民的带领下,阎解成混成了技术工,多了两块五的津贴,电热毯厂效益好,生产的电热毯远销海外,听说,还拿去抵大毛的外债,立下大功。
因为效益好,电热毯厂正在盖员工楼。按阎解成的工种,又是无房户,应该能分到房。
“看病也要组团吗?”
李子民扯下盖在脸上的报纸,听了大妈们解释后,“我刚从面馆回来,你们快去,手慢无。”
众大妈凌乱,埋怨杨婶不早点说。虽说心急如焚,可出了大院,跑几步路就喘,只能慢慢走。
“李子民是电热毯厂的副厂长,听说机关干部每月就十八斤口粮?那日子可不好过呀。”
“谁说不是啊,年初,陈雪茹还将新年,新睿接回来住。住了两三个月,又送回去啃娘家。要不是有丈母娘帮衬,日子更难。”
“以前生龙活虎一人,饿瘦了啊......”
“......”
大妈们有气无力地聊着,面上为李子民遗憾,可惜。可有了比较,心里好受多了。
等到了医院门口,就听到一个大爷嘚瑟,“嘿嘿,最后一张营养票让我抢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