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两个俏丫鬟上路未尝不可。
夜里有人暖被窝不说,起居琐事也有人照应。
这么一想倒也不错!
胡大老爷只得如此自我宽慰。
安顿好后院姬妾,他又去向如诗、宛如道别。
别看二人也是侍妾身份,如今可是会友馆赫赫有名的女东家。
虽说出身不高,平日来往的都是官家夫人。
若品级不够或与胡家交情不深的正室,连与她俩攀谈的资格都没有。
倒非如诗二人势利,而是这圈子自有一套规矩。
更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尚未挤进圈子的人,反倒最维护这套规矩。
毕竟只要官阶升上去,总有资格加入。
可若让不如自己的人先进了圈子,岂不显得自己颜面扫地?
故而听说胡大老爷要出游近一年,如诗二人不过娇嗔几句,便再无他话。
除了胡大老爷的决定无人能更改外,更重要的是她们实在分身乏术。
会友馆并非开了就能撒手不管的买卖。
每位会员或许只偶尔来往一次,但若维系不好这段关系,说不准哪天他们就会转投别家的"会所"。
的确,眼看会友馆日渐红火,不少人也跟风开了类似的场所。
可惜,暂时还没人能比得上胡大老爷的手笔。
起初,会友馆全凭胡大老爷的颜面和胡府独到的菜肴打响名号。
那时候玩的就是个独家买卖!
渐渐地,胡家会友馆层层叠叠的会员关系网,让许多人深陷其中。
毕竟,这些人最会权衡利弊。
不过随着别家"会所"陆续开张,会友馆的生意短期内确实受了些影响。
好在胡大老爷早有准备,提前备下了一批宫中放出的宫女。
这些女子经锦衣卫,既有宫廷里打磨出的规矩涵养,又带着锦衣卫训练出的机警。
她们举手投足间分寸得当的气质,加上毫不掩饰的出身背景,瞬间将会友馆的格调拔高数筹。
转眼间,会友馆的生意又恢复了往日的火爆!
或许在某些权贵眼里,宫女并不稀奇。
不过是在宫里当差的罢了。
家世清白,样貌周正,经过宫规训导,本本分分在宫内做事。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宫里出来的资深宫女可是稀罕物!
往常这类放出来的宫女,不是被大户聘去做管事娘子或偏房,就是被小户人家求娶当正室。
能进宫又平安熬到出宫的,必是既有清白家世,又有本事在深宫立足的。
这份阅历、能耐,加上皇家规矩熏陶出的气度,任谁家看了都眼热。
如今这会友馆里,这样的宫女竟有一大群!
而这些出宫女子,也乐得来会友馆当差。
横竖都是伺候人,伺候官老爷官太太反倒不丢份儿。
会友馆发一份,锦衣卫补一份,两份俸禄攒下来,出阁时也能备份体面嫁妆。
胡大老爷用人虽狠,给钱却爽快。
所以这批实际才二十上下的小宫女,在会友馆做得风生水起。
好些人还暗自盘算,说不准能在这儿觅个如意郎君呢。
许多人心里还藏着另一层盘算。
在宫里待过些年头,再去胡大老爷府上走动走动,运气好的话,岂不是两头都能攀上点交情?
即便称不上多深厚,但只要有这层关系在,往后办事总会方便些。
会友馆借着胡大老爷随手安排的这股东风,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
别的方面,比如菜品、牌局、场地或是人脉,或许还能比一比。
可这一桩呢?
谁能比得上?
这可不单单是花钱雇几个宫女那么简单。
最要紧的是,这意味着老朱已经知道这地方,并且默许了它的存在!
光是这态度,就足够让那些平日里提心吊胆,却仍暗暗从商贾手里捞点油水的官吏们欣喜若狂了。
有了这份营生,如诗和宛如哪还抽得开身?
虽说宛如不像如诗那样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但如诗忙得脚不沾地,宛如难道还能甩手不管?
毕竟,她俩可都是要从里头分红的。
等胡大老爷终于把府上的事情安排妥当,这才长舒一口气。
总算能清静了。
不过,因为娜娜和秋月也要随行,这次出行的排场又得往上提一提。
胡大老爷倒是不以为然,慢悠悠地踱到了锦衣卫衙门。
旁人避之不及的锦衣卫总衙,在胡大老爷眼里,压根不值一提。
只要朱元璋没动杀他的心思,锦衣卫连他一根头发丝都不敢碰。
可要是哪天老朱真想不开要拿他开刀,躲着锦衣卫又有什么用?
所以,当胡府的马车在锦衣卫众人的注视下停在总衙门前时,胡大老爷从容不迫地走下车,那姿态、那气度,简直像回自己家似的。
原本还想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在锦衣卫门口摆谱的锦衣卫番子们,一见是胡大老爷,立刻低头哈腰,缩着脖子,动作那叫一个利索。
“哟,胡爷,您怎么来了!”
今日负责值守的是个叫李福禄的百户,锦衣卫里的老油子了。
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愣头青更清楚什么人不该得罪。
这不,一见胡大老爷露面,刚才还一脸愤懑的他,反倒笑得最谄媚。
说来也巧,胡大老爷还真认识这李福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