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老爷把前几天还视若珍宝的武功秘籍全都扔到了一边。
唯独那基础内功,他却始终没有放下。
原因很简单!
这内功虽然不像其他武功那样神奇,既不能让他力大无穷,也不能让他身轻如燕。
但它养身啊!
能延年益寿,能调理气血,还能让他精神焕发,凭什么不练?
接下来的几天,胡家刚修好的练武场再次冷清下来。
胡大老爷每天起床后,只是简单站桩不到半个时辰。
仅此而已。
就在他以为终于能清闲几天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出海远航的三支舰队,全都返航了。
但这次回来的舰队,似乎快沉了。
胡大老爷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胡义。
“你再说一遍?”
“远征舰队的船快沉了?”
“你在跟老子开玩笑?”
“就大明周边这些小国,能凑出几条像样的渔船就不错了,哪来的本事和大明舰队对抗?”
胡义无奈地摊了摊手。
“老爷,怪我,老奴还没说完呢。”
“说船快沉了,是因为那些船吃水极深,几乎要被压进水里了。”
“显然是装得满满当当,半点空余都没了。”
胡大老爷这才恍然。
“早这么说我不就明白了?”
“看来这次傅友德他们捞了不少啊!”
“也不知道有没有给我带点礼物。”
“他们拿着我的玻璃器具去赚大钱,总不至于忘了我这个功臣吧?”
胡义见老爷摸着下巴琢磨,便不再多言。
虽然他也觉得,自家老爷理应分一杯羹。
就在主仆俩盘算着怎么从老朱那儿捞点好处时,一名胡府下人匆匆跑来。
“老爷,宫里的宋公公来了!”
胡大老爷一听就知道,准是宋利那老家伙。
既然他来了,自然是朱元璋有事找他。
不过,以往总是抗拒进宫的他,今天倒是来了兴致。
老朱眼看就要发大财,自己总得分点油水吧?
他换好衣服来到正堂,果然看见宋利正坐着喝茶。
还没等宋利开口,胡大老爷就冲他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
“知道你是来催我进宫的,废话少说,这就走!”
说完,他转身就往外走去。
胡大老爷突如其来的举动令宋利愣了片刻,随即慌忙搁下茶盏快步追了上去。
管他呢。
只要能把胡大老爷顺顺当当地带进宫,其余的事与自己何干?
至于这位爷进宫后是同陛下争执还是言欢,那都是他们的事。
他一个宦官,操这份心作甚。
果然,待宋利赶到府门时,胡大老爷早已端坐马车,不耐烦地催促着。
"磨蹭什么呢老宋?陛下可候着呢!"
多次奉命来胡府传旨却屡遭当面顶撞的宋利,此刻唯有苦笑。
他无奈地望了胡大老爷一眼,摇头登上马车。
不多时,马车疾驰入宫。
胡大老爷懒得等通传,径直大步迈向谨身殿。
刚跨入门槛,便瞧见傅友德、蓝玉、李景隆三人立于殿中。
御案后端坐着朱元璋,太子朱标静立一旁。
胡大老爷随意向上首拱了拱手,冲着傅友德打趣道:
"哟,老傅,这趟差事没少晒啊!"
"黑成这样,嫂夫人还认得出来不?"
"可别被关在门外头喽!"
傅友德与胡惟庸同属开国勋贵,胡大老爷才这般随意。
至于蓝玉、李景隆?
小辈罢了,且晾着!
胡大老爷这番言语令殿中众人心头一紧。
朱元璋父子倒习以为常,早见识过他在此间的肆意妄言。
莫说这般玩笑,便是当着天家父子议论过朱元璋禅位之事——若传出去,旁人怕是要吓破胆。
正因帝王的默许,傅友德等人愈发震惊地望向胡惟庸。
'好家伙!这才是真把皇宫当自家院子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丈夫当如是!我李景隆何时能有这般威风?'
'哼!这老狐狸莫非瞧不上我蓝玉?怎的连招呼都不打?'
三人各怀心思间,傅友德恭敬回礼:
"见过胡大人,下官虽晒黑了些。"
"所幸家眷得陛下照拂,倒也无碍。"
胡大老爷无聊地撇了撇嘴。
这老小子愈发谨慎了。
殊不知这般谨小慎微,落在朱元璋眼里反倒成了减分项。
老朱这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利益至上者,最多再加上那么点儿情分。
只要不碰他朱家的利益,甚至还能给老朱家带来好处,那你就能过得顺风顺水。
要是跟老朱处得融洽些,把情分维系好了,就算有点小毛病他也能睁只眼闭只眼。
可要是像傅友德那样死板地恪守官场规矩,那可就要倒大霉了。
你都跟老朱只讲君臣之礼了,那他自然也只跟你谈利益不谈情分。
所以,胡大老爷登时觉得跟傅友德根本不是一路人。
他朝蓝玉、李景隆点头示意后,转头看向坐在主位的朱元璋和朱标问道:
“陛下火急火燎地召我来,有何贵干?”
朱元璋没好气地瞪了胡大老爷一眼,可眼里的笑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怎么?”
“咱没事儿就不能叫你了?”
“你也是大明的臣子,为朝廷效力还不乐意了?”
胡大老爷挺直腰板,理直气壮地回道:
“当然不乐意!”